今天,《乐夏3》第一期节目正式播出了!
苦等三年,千呼万唤始出来!
趁热打铁看完了!
老泪纵横啊。
又激动,又感动。
边哭边笑,情绪明显过载。
正如马东所说:
“这三年我们过得都不容易,起起伏伏。音乐能给我们一些心灵的安慰。”
这季《乐夏3》共邀请了27支乐队,包罗万象。
有江湖地位早已稳固的摇滚老炮,比如二手玫瑰、布衣、超级市场、咖喱3000、火星电台、声音玩具、Nova Heart;
也有长江后浪拍前浪的新晋乐队,比如九连真人、虎啸春、柏林护士、八仙饭店、散人。
他们风格各异:
激荡的老摇滚、冰冷的后朋克、锋利的电子乐、难以归类的种田摇滚(瓦依那)……
正式名单如下:
第一期节目完整追完后,有三支乐队的表演让我们整个编辑部高潮了:
让我头皮发麻的是康士坦的变化球《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
intro部分是秒针滴答滴答的运转声;
紧接着出现的是机械冰冷的吉他Riff,不断重复,推动起命运的齿轮转动;
这段intro告知我们:循环往复、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了。
这首歌是一场用音乐解剖出来的心里话。
歌词开头这样唱着:
我们半推半就的人生
没有和你一样被眷顾的未来
我们半推半就的人生
怎么过啊 怎么过啊
不断重复的“怎么过啊”,是对命运愤怒的控诉,是自暴自弃的哀怜,到最后是无力的绝望。
康士坦的变化球如此总结人生:一趟毫无意外的旅程。
毕业,就业,下岗;
爱恋,结婚,离散;
长大,成人,养老。
以上,毫无意外。
丧到极致,是抬头。
歌里继续唱着:
只能进 不能退 扛不起 放不下
不得不走下去
就算背着大山,也要走下去。
歌曲如此收尾:
迷惘的灵魂啊 安静地运转吧
忍耐的灵魂啊 安静地运转吧
字字诛心。
在这首《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我听见台湾省的青年们和我们一样,迷惘、彷徨、忍耐。
时代造巨兽,现实之下,所有人都体无完肤。
然而,重压之下,我们仍有能力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净土:
或许是哇哇啼哭的孩子,或许是做得很多说得很少的亲人,或许是全盘接受一切秘密的兄弟。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最摇滚的丧曲:
歇斯底里过后,依旧顽强地回到正常的轨迹上运转,磨出血,磨出茧来。
我们必须回归生命的轨道,因为没有退路。
只有不断向前,才有生的希望。
至于美好的事情是否会发生在身上,命运是最无常,只能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这不是正能量,这是丧的能量,死的能量。
这股能量是如此强大,倒逼我们向只有一点光芒的未来奔去。
另一支炸翻全场的乐队是老牌劲旅Nova Heart,这次他们带来的作品是《My Song 9》。
一首充满野性的电子摇滚。
诸多不确定性在音符间不胫而走,脑海中捉摸不透的浅意识在电子音乐中逐渐苏醒。
肢体,在音乐的电流中开始不规则地舞动。
冯海宁一站上舞台,就是摇滚女王的范儿。
用超级乐迷高叶的话来形容就是四个字:
“老娘来了。”
音乐上,Nova Heart完美地平衡了“简洁”和“有力”这两点。
吉他和贝斯均由博譞一人担任,解决的办法是先弹吉他,再弹贝斯,找到两种乐器相近的音区进行衔接转换。
张亚东对此设计赞不绝口,给出的评价是:
“高级。”
在技术爆炸性发展的时代,把音乐做复杂是最简单的事,把音乐做简单是最难的事。
Nova Heart做到了。
说句题外话:
这首百听不厌的《My Song 9》是《天梯:蔡国强的艺术》的片尾曲,还被美剧《Hemlock Grove》(铁杉树丛)收录。
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这支乐队:
2011年,冯海宁组建Nova Heart,找到了石璐(现已离队)和博譞。
乐队以冯海宁为核心;
石璐无需多言;
翻开贝斯手博譞的履历,说是中国摇滚地图上的一块“活化石”,并不过分。
Nova Heart的起点很高,在冯海宁的运作下,成立后不久便很快在国内成为独树一帜的乐队。
风格优势加上超强实力,让他们在海外也收获了一票死忠歌迷。
乐队还登上过美国的《Rolling Stone》英国的《NME》杂志,以及全球顶尖的Glastonbury音乐节。
在我的审美认知内,Nova Heart的现场表现一定能算得上国内先锋乐队中的第一梯队。
而且近年来,他们属于“失踪人口”,想看一场他们的演出着实不易。
这次他们能上乐夏,成了多少乐迷的圆梦之旅!
Nova Heart大概可以归类为“小众乐队”,因为太疯。
博譞疯在音乐上,Beatles钟爱的印度乐器西塔琴同样是他的挚爱。
冯海宁疯在人生上:
她从小就穿梭于各种电视台、杂志社、话剧舞台、艺术家人群之中,行踪变幻莫测。
即使身边的朋友想找她,也经常找不到人。
比如她可能突然会去排几场孟京辉的话剧:
组织参加科技论坛:
去国外演出:
前两年,她还干了一件特摇滚的事儿:
成为母亲。
她是如此的自由自在。
彭磊说,冯海宁是“国内最玩命的女主唱”。
演出进行到一半跳进观众区打滚儿玩泥巴;
跳水骨折;
骨折后坐着轮椅演出。
而对此,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就是太享受舞台了。”
言辞犀利,也不减当年。
节目上,她驾轻就熟地调侃着老熟人彭磊:
“当明星不容易,很难摇滚起来了。”
看着台上无比自信的冯海宁,听着Nova Heart稳、准、狠的音乐,我突然鼻子一酸。
我也这么自由过,曾经。
那些乐队那么疯狂过,曾经。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乐队中,虎啸春最令我动容。
他们这一期舞台《沉迷浪漫与慌乱的临时商场》得分并不高,让我实在忍不住想站出来鸣鸣不平。
如今唱响人文关怀的乐队太少了,带有思辨性的年轻乐队更是凤毛麟角。
这是摇滚浪漫化的时代。
听摇滚乐,跟喝珍珠奶茶是一个味道。
歌曲开头,虎啸春便戳破了这件名为“生活”的皇帝的新衣:
我们生活在谎言里面
谎言决定着浪漫的时间
以为清白过人 却又欲望满身
以为骗的过去 却又清醒的相见
弹响第一个音符时,平三(主唱兼吉他手)的琴弦就断了。
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一定程度上象征着真相,而真相和生活的紧张关系,崩到一定程度就会断裂。
尽管如此,年轻的他们发誓继续,不生活在谎言下:
我不要生活在你给的谎言下
我一直都和他们一样啊
我不会带你去看最美的笑话
不想把你还回人海 听他们说
你有多奇怪啊
“你有多奇怪啊”,这句话主唱平三是喊出来的,嘶吼着喊出来的。
因为猛烈的炮火中见,他见过了太多伤亡。
流言蜚语、应试教育、道德准则,通通都想杀死他。
同学们,同事们,伴郎们,伴娘们通通都被杀死了。
只剩他们孤军奋战,遍地鳞伤,“一事无成”。
间奏部分的采样,是一句午夜梦回式的采样:
“也许有一天,我会变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我是谁了!”
那一刻,平三又弹飞了自己的拨片。
他的剑眉突然让我想到孙悟空。
长大后我开始了新的幻想,幻想孙悟空没有成为斗战胜佛,杀起妖怪来始终不懂人情世故。
一切就跟他刚从五指山底下钻出来时那样。
杀伐决断,嫉恶如仇。
虎啸春的身上就有孙悟空的这股劲!
平三如此看待自己的舞台:
“每一场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想把它奉献出去,把它当作最后一个舞台。”
曲毕,老大哥瓦依那乐队的评价是:
“初生牛犊猛如虎!“
年轻的虎啸春在展现思辨性的同时不拧巴,不露怯,不肤浅,还特别有劲,实属难得。
另外,虎啸春今年发行的新专辑《铸铁旅人》铺开了一副平民史书般的音乐画卷。
在万青笔下的药厂工人挨过大厦的倒塌,涌进新时代,被洪水淹没,在浊水中漂流。
一首与专辑同名的单曲《铸铁旅人》,陪我吹过了全国各地多个地铁口的穿堂风。
马东在节目中透露,这是万青向他推荐的乐队。
这次只拿到157票的票数,实在可惜。
《铸铁旅人》相比《沉迷浪漫与慌乱的临时商场》是飞跃性的进步。
希望他们在《乐夏》上能有继续演绎新作品的机会!
新一季《乐夏》的超级乐迷阵容也吊足了我们的胃口。
加入了那英、彭磊、高叶三位新面孔。
第一季《乐夏》的冠军乐手彭磊这次坐上了超级乐迷的位置,和大张伟七嘴八舌打得热火朝天。
网友们戏称,二人是成立了一支新乐队,“大裤子”。
两位专业的音乐人这回在节目中承担起“说相声”的角色,就是分不清楚哪位是捧哏,哪位是逗哏。
谁都不服谁,一有机会就开始互相挤兑。
作为情绪浓度极高的摇滚乐的缓冲剂,“大裤子”组合提供的按摩服务到位极了。
这次节目组还请来了因为《狂飙》火爆全网的“大嫂”高叶。
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她和乐队有什么关系
后面看到高叶是《乐夏》第一季现场录制的大众乐迷,才放下了这颗“戒备”的心。
再了解,当时她作为大众乐迷时,《狂飙》还没开拍。
终于确认,这是自己人。
她说,自己在第一季《乐夏》播出之前,从未接触过摇滚乐。
我想,她的到来正宣告着《乐夏》对于音乐行业的贡献:
连接了大众和小众。
让值得推向大众的小众摇滚乐队和小众音乐风格被认识,让他们能遇见自己的乐迷。
新一季《乐夏》投票机制也更改得更加合理:
大众乐迷、超级乐迷、乐队友友所有人的投票权都是平等的,一人只算一票。
且投票与否只遵循一个准则:
你自己是否喜欢。
如果你觉得康士坦的变化球、Nova Heart、虎啸春不好听,完全没关系,那就不要把票投给他们。
投给你自己喜欢的乐队,投给你自己喜欢的音乐。
这才是《乐夏》想要的,这才是摇滚精神所宣告的。
第一期刚刚播出,乐队们就把场子炸了。
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乐夏》依旧像前两季那样精彩、真实。
二手玫瑰、超级市场、布衣这群老炮儿们还没登场,我就已经坐不住了!
下周五八点继续,不见不散!
燥起来吧,年轻的艺术家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