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年后音乐圈又有了大动作。
继《声生不息·港乐季》后,终于等来了《宝岛季》。
据台媒报道,首场观众招募已接近尾声,将于2月8日录制。
常驻嘉宾有:李宗盛、张韶涵、王心凌、告五人、范晓萱、华晨宇等人。
咱就是说,这阵容可太行了。
两地老中青三代齐上阵,想不火都难。
第一季毕竟粤语居多,在内地传播度还是有限,这次宝岛季的作品就会离大众比较近,如果他们演唱闽南语,就当我没说。
浏览一圈嘉宾后,很难不把目光停留在李宗盛身上。
我印象中,他几乎没有参演过内地的音乐综艺。
不过,演出倒是从未停过。
不是在忙自己演唱会,就是在忙他人演唱会。
总之,现场演出他始终在路上。
翻阅他音乐流媒体的专辑区发现,他有不少巡回演唱会都被制成了Live专辑。
2006年开启的《理性与感性世界巡回作品音乐会》,于2007年由滚石唱片收录发行。
2013年开启的《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回演唱会》,巡回35唱,经过21个月,横跨28个城市,与2016年由相信音乐收录发行。
这段时间,因网易云音乐拿到相信音乐公司的版权,《既然青春留不住》这张Live专辑又一次引发热议。
“给我哭!!!这辈子能听到一次现场吗!”
“啥时候能来合肥开个演唱会呀。”
“还得是这张得劲。”
看得出来,这张Live专辑对乐迷的影响。
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可听到他原唱作品,更重要的一点,是能听到他写给别人的歌。
习惯聆听原唱后,就比较好奇他作为创作者是如何二次诠释的,毕竟唱自己写的歌会有更准确的理解。
这张Live专辑的全名是《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它收录台北、纽约、伦敦三场录音录像全记录,精选29首现场作品,从青春唱到大叔,带歌迷穿越李宗盛的音乐人生。
看完歌单,首入眼帘的作品是《漂洋过海来看你》。
飘洋过海来看你音乐:李宗盛 – 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 演唱会巡回影音纪录
它最早收录在娃娃1991年发行的专辑《大雨》中,是李宗盛根据她的爱情故事创作的。
据说李宗盛听完娃娃的故事后,在牛肉面馆的餐巾纸上写下了这首歌。
录制作品时,娃娃泣不成声,多次哭到终止演唱。
这次李宗盛的现场版,倒是给人一种新的刺激。
我个人非常喜欢他苍老沙哑的音色,念白式的唱腔很有诉说感,听他的演唱就像在听故事,特别搭配他独有的歌词和旋律后,更是把故事讲的引人入胜。
这首歌的结构不是常规的主副歌反复,而是在其中融入了两段Bridge,所以乐段间的对比起伏就不太明显,我第一次听甚至不知道哪一段才是副歌。
想要掌握李宗盛歌曲全貌,就需要从头听到尾,他不是典型的歌曲创作模式,而是像叙事文一样,重在故事本身,而不是条条框框的束缚,这一点从他念白式的演唱也能感受到,唱着唱着就说起来了。
最典型的作品就是《领悟》,他在演唱会上再一次诠释了“李式唱法”。
“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我没有,我只是怔怔望着你的脚步,给你我最后的祝福。”
他的语气像是酒后深夜的哀叹,开口就念白的方式显得很特别,而且对情绪的渲染非减反增。
正当我们以为他要继续念白时,突然转成了演唱,他在换气口又一次给听众惊喜。
这种念白到演唱的突变,并没有让听众抽离,这也是李宗盛厉害的地方。
他是人歌合一的典型代表,歌词韵律和旋律律动的契合度非常高,歌词很像我们平时说话的节奏,旋律进行也是按照歌词韵律往前流动的。
比如“我会哭”的旋律创作,它的重音放在“哭”,并通过延长时值来达到说话时的叹息感,而且他还会利用演唱来加强这种感觉。
“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我没有”,在换气点他加入了叹息声,这里的细节就让作品有了音乐剧式的戏剧效果。
这种词曲演唱三合一的境界,让他的音乐有了极强的叙事感。
演唱会尾端,他演唱了90年代为赵传写的《我是一只小小鸟》。
如果说赵传唱的是因外表丑陋,靠实力拼搏的难,那李宗盛唱的则是下层瓦斯工人,进入更高阶层的难。
我明明能从这个现场找出他的演唱问题,但在聆听时完全忘记声乐技术,完全享受于他给我的情感刺激。
他的音乐比较偏向隐匿的个人情感,自我观察剖析的很深刻,从中能看到他的音乐天赋,他对音乐表达的狂热,对真实生活的解析与热爱。
特别在作品间奏中,听到他对观众席呐喊:
“有会唱的吗!跟我唱!!!”
沙哑有力的声音充满整个场馆,这一刻我即使不在现场,也会被他的演唱状态感染到。
这种沉浸式的情感升温,其实也正是Live专辑的魅力。
它没有太多后期修音,而是尽可能完整呈现歌手在演唱会的真实状态,这样的专辑更有温度,也更具现场感。
我相信听完这张Live专辑,会勾起不少人去音乐现场的想法。
虽说李宗盛还暂未在大陆开启新一轮巡演,但即将释出的音综舞台也能满足乐迷对他现场的期待。
他真的太久没有参加音乐综艺了,这一次要能来,不仅是乐迷狂欢,更是整个音乐圈的狂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