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别大师!“美猴王之父”一路走好

音乐猛料 痛别大师!“美猴王之父”一路走好

“美猴王之父”走了。 12月26日凌晨4时24分,《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6岁。 1959年国家拨款100万准备拍摄…
自动草稿

“美猴王之父”走了。

自动草稿

12月26日凌晨4时24分,《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6岁。

自动草稿

1959年国家拨款100万准备拍摄首部动画长片,上海美术制片厂负责筹备制作《大闹天宫》。

为此特意请来了国画大师张光宇为动画角色设计形象。

张光宇设计出了20多个主要人物。

为了突出“美猴王”的反权威,天庭的神仙其实是带点反面色彩的。

比如玉帝,脸是照着民间的灶王爷画的,面目端庄却神色无光,是毫无主见又耳根子软的无能领导;

托塔李天王是按着青铜器画的,哪吒是长着一对斗鸡眼的坏脾气年画娃娃;

作为主战派的二郎神更是三只竖眼凑在一张白脸中,典型的奸角。

自动草稿

设计完反派,要画美猴王时却犯了难。

张光宇一共画了3个版本,但都不符合动画要求。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有的缺了民族风、有的线条太过复杂。当时的动画全靠手绘,哪怕多条线就得多出成倍的工作量。

而张光宇还有教职在身,当时已经从上海回去北京教书,再要求修改已经不太现实。

于是《大闹天宫》总导演要求当时还是原画组组长的严定宪负责搞一个孙悟空出来。

自动草稿

但大师的作品都被否了,当时还是个小画工的严定宪又该咋办呢?

他仔细研究了张光宇的美猴王原稿,又把市面上能找到了张光宇画稿都临摹一遍,为的是模仿画风,让整部动画风格统一;

接着他又琢磨动画导演对“民族风”的要求,创造性地把戏曲和动画结合起来

猴子喜欢吃桃,严定宪就以桃子为轮廓,配上一个红鸡心、一双黄色的眼睛和两条绿色的眉毛,设计出一个“猴性、人性、神性”,三性合一的美猴王形象

人物定了,到了设计动画具体情节时严定宪又犯了难。

当时压根没有“国产漫画”这一说,全是照着迪士尼动画的样子画。

而《大闹天宫》从立项开始就准备画一部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动画片。

那所谓的“民族风”如何表现呢?

就连动画片里最不起眼的“云”,也是精心设计出来的。

当时为了找灵感,动画剧组去了各地采风。

云就是从碧云寺的浮雕云上得来的灵感。浮雕云不是平面,而是立体的,一下子就区别开了美式动画的平面棉花云。

自动草稿

而《大闹天宫》里的云真正做到了七十二变。

首先是天庭指定交通工具,孙悟空就任弼马温,坐的是云车;

自动草稿

蟠桃园的七仙女借鉴了敦煌壁画的飞天仙女;

“云”还能表现激烈的武打场面,天兵天将摆开阵势后翻动的云;

巨灵神拿着锤子冲下来时,他脚底的云也在翻动;

“云”还能表现人物性格,比如太白金星驾云落地后,先把云收到裙子里去。一个动作,就便透出人物谨小慎微的性格。

自动草稿

我觉得最妙的一幕是动画开头,石猴诞生一道金光劈开巨石,猴子一跃而起,手可攀云彩,真乃齐天大圣!

自动草稿

严定宪为《大闹天宫》加的第二道民族味是传统京剧。

京剧最重开场,讲究锣鼓先走起来、拿着旗幡的龙套走台摆阵、一句高声的唱腔从后台传来,主角才“哒哒哒哒”走到台前摆好架势、报上名来。

仔细看动画片里美猴王亮相前,小猴子跑跳就像龙套热场;

两只小猴从水帘洞里跳到石板桥上,用月牙叉把水帘挑开;

这时金光一闪,美猴王连翻几个跟头,落地现身!

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块金字招牌,当之无愧。

《大闹天宫》上半部在1961年成功上映,而下半部却直到1978年才上映。

其实两部制作只花了4年,为何上映时间却间隔几十年?

因为遇到了十年浩劫。

每个人都要自我批评,同时接受大家批评。严定宪是组长,就要带头检讨。

如果画得好、画得快、通过率高反而首当其冲,因为会被认为是想出风头

三个月后厂里又开始树立个人典型,在大会上公开表扬。

“所以我们说那段时间像发疟疾,前面批得你心都要凉了,后面又夸得你头上冒汗”。

自动草稿

然后文艺界开始搞“整风运动”,在那个全国只能看8个样板戏的年代,搞文艺的一夜之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臭老九”。

即使严定宪和同事们在批斗中完成了《大闹天宫》的绘画工作,但这批寄托了一代动画人心血的作品不仅没上映,他们连全片都没看到。

这一封,就是17年。

1978年,美影厂终于摆脱了“群魔乱舞度草丛生”的帽子,

同年严定宪和王树忱、徐景达联合导演了我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哪吒闹海》

大家还是卯足了劲想搞出个好东西,光怎么画闹海的浪就耗时耗力。

自动草稿

现在一提起“浪”大概都会想起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而《哪吒闹海》找到了南宋马远的《水图》作为参考。

《水图》一共描写了12种不同季节气候下、不同水域的水势。

平静时的“洞庭风细”;

自动草稿

浪起时的“层波叠浪”;

自动草稿

而动画片在开头把两种浪结合起来,仅仅一瞬就能表现龙王仗着特权搅弄云雨、鱼肉百姓;

表现大浪的“黄河逆流”,正如剧中龙王要集中兵力绞杀哪吒;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而等到哪吒用莲藕重塑金身,为了表现主角战力的增加,浪花也变成了“云舒浪卷”。

浪平、战休。

自动草稿

作为十年浩劫尾声的某种见证,哪吒抽剑自刎,可以说影响了整整一代流行文化。

《大闹天宫》讲的是孙悟空带领花果山推翻天宫压迫的故事;

而《哪吒闹海》则是在当时那个封闭社会极具先锋性的个人主义挽歌。

自动草稿

传统《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割肉还父是反父权;

那《哪吒闹海》里哪吒被作恶的4条龙逼迫自刎,不由让人想到四人帮在那个特殊年代犯下的累累罪行。

当然,把这两部优秀的动画只算在严定宪一人身上是不合适的,他更像新中国第一批动画人的代表。

实际上看严老采访,他从不强调个人功绩。谈到《大闹天宫》他更多感谢的是万籁鸣先生。

关于个人他只说当时工资分配标准不合理,社会过于讲究平均主义,负责创意画原稿的和负责手工描稿子的技术水准不一样,拿的工资却相同,这是对人才的剥削。

改革开放后当他有机会对外交流时,他才会更加尽力把中国动画推向世界。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严老去世的消息,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不过又是一个“圈内名人”走了。

除了官媒发布讣告、用一串形容词为一个人的人生定调,走个过场也就完了。

可我才发现原来也就这一周,我们送走了那么多曾在特殊时期做出特殊贡献的老艺术家。

“西游记”相关的都已经走了二位。

除了美猴王之父严定宪,86版《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扮演者郑榕也在12月24日长辞人世。

自动草稿

人是活着的历史,在这个改写历史的冬天,太多人把镜头对准了更有话语权的年轻一代;

可我想为这群沉默的老人写点什么。

严定宪等一批新中国动画人,用他们的一笔一画,曾让中国动画摆脱了“低幼”的评价;

在那个意识形态比天大的时代,他们尽自己所能强调“人”的意志,并最终让作品超越了时间。

死亡不是真正的终结,遗忘才是。

在我们为《大闹天宫》感动叫好时,更该记得它的诞生不易。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13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