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条热搜让我打了冷颤。
#林秋离去世#。
看完这个词条,我迷离了好久。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
这位华语乐坛顶尖作词人,竟然离开了。
《哭砂》《听海》《曹操》等华语金曲都处在林秋离之手。
他的妻子熊美玲今天下午正式发文,证实林秋离先生于昨日下午因病逝世,享年62岁。
他饱受肝病之苦已有八、九年,上个月底还接受了大儿子的捐肝,可惜最终还是没能让生命延续。
林秋离的去世,也让音乐爱好者集体悼念。
“这位代表作可太多了,好多经典歌曲都会他写的词啊!”
“林秋离老师一路走好️。”
“好突然啊,谢谢林老师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
作为国内著名词作家,他曾为300多名歌手写过歌,发表过的作品就有700多首。
比如黄莺莺的《哭砂》、刘德华的《谢谢你的爱》、张惠妹的《听海》《剪爱》、阿杜的《天黑》《离别》、蔡依林《怪我太年轻》、陈洁仪《心痛》……
这些作品的歌词,我想很多人都记得很清楚。
它们太经典了,发行至今有太多歌手翻唱,作为华语金曲,也曾无数次出现在听众的播放器中。
提到林秋离,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林俊杰,他俩合作太密切了。
《曹操》《江南》《不为谁而作的歌》《西界》《木乃伊》《新地球》……
可以说首首都是佳作,而且传唱度极高。
虽然在林秋离众多词作中,他给林俊杰的词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多的,但二人的合作时间却是最长的。
两人除了是音乐创作上的友人关系,还是师生关系。
林秋离曾作为海蝶音乐的董事长,他亲手挖掘并培养了林俊杰。
其实在林俊杰之前,林秋离的名声在圈内就已经很火了。
1990年,他与妻子熊美玲分别完成了《哭砂》的词曲创作。
哭砂音乐:张惠妹
这是夫妇俩为歌手黄莺莺写的作品。
林秋离习惯与歌手保持距离,在他看来这样的创作才能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不会在反复沟通中受到太多思绪上的限制。
作品整体的意向是含蓄深沉的,看似是哭泣的砂,实则是痛苦之人的内心哭泣。
“你是我最苦涩的等待,让我欢喜又害怕未来。”
“风吹来的砂落在悲伤的眼里,谁都看出我在等你。”
每次品味歌词,总会被无奈与苦涩的情绪所覆盖,它对于中国传统的恋爱现象描写得太真实了,古代文学中,妻子苦等丈夫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但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也是当下听众对作品的重新带入,它不再有局限性,而是反映了每一位在爱情中受伤的人。
随着《哭砂》的走红,林秋离夫妇又接到了正当红刘德华的邀歌,在1992年为他创作了《谢谢你的爱》。
谢谢你的爱音乐:刘德华 – 谢谢你的爱
从创作到完成,听说他们只用了40分钟。
不得不说,这两人的创作能力已经达到高峰期了,仅用40分钟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成为刘德华的专辑主打歌,更是在1994年获得了海外至尊奖。
在刘德华名气的助推下,林秋离的名声在圈内愈加响亮。
20世纪末,他又为华语天后张惠妹创作了《剪爱》《听海》。
摇滚客看现场,赞472
这两首作品算是彻底把林秋离推到了作词人的头部行列。
关于《听海》的歌词创作,他还透露出一些故事。
创作当天他正好刚从酒馆出来,那时候已经凌晨4点了,他决定到海边看看,在闲坐的过程中与同路的女孩们聊了聊情感,让他意外的是每个人对感情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这给他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听,海哭的声音,叹息着谁又被伤了心,却还不清醒……”
女孩站在海边对恋人的想念,又开始害怕爱情中的不确定,在海浪袭来的那一刻,不知是海哭了,还是自己哭了。
林秋离的文笔是苦涩、内敛的,他之后的《天黑》《离别》《不为谁而作的歌》等作品也都是涩涩的。
他很喜欢用暗喻的表达方式,不会直给情绪,而是通过“移情”的方式来表达情人内心的纠结与苦闷。
虽然他的用词没有中国传统的韵味,但含蓄的表达方式倒是一脉相承,他虽然到处苦涩,倒也会给听众一个情绪出口,有一种劝说的意味。
比如《剪爱》中,“终于我解脱了爱情,把爱剪碎了随风吹向大海”,《哭砂》中,“风吹来的砂冥冥在哭泣,难道早就预言了分离。”
他给了一种感受型的建议,听众不会感到某种劝说压力,而是通过文笔中他人的行为来为自己的情绪开脱。
我很喜欢这种带有指引性的歌词,它不会给听众带来压力,而是在无形中给予人们光亮。
这也许是因为他是老一辈作词人的原因,有学识、有阅历,还平易近人,喜欢给年轻人说道说道,这种交谈的方式是轻松的、舒适的。
说真的,很幸运能听到林秋离的词作。
他像暖冬的阳光,在照耀的一瞬,蜷缩已久的身体有了伸展的权利。
他一生为华语歌坛输送了太多作品,用他敏锐且独特的视角,写下一首又一首经典之作。
如今他离开了,但我想音乐会把他留在听者心中,那些佳作会时刻提醒我们,曾经有一位传奇词作人来过。
就像林俊杰《江南》歌词中写的那样:
“相信爱一天,抵过永远,在这一刹那冻结了时间。”
谢谢林秋离老师这一生给大家带来的美好与感动,一路走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