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莉莉安在热搜词条上突然看到一条:“九X真人祝李承铉生日快乐”。
这词条一下子把我整懵了,咱只知道有个乐队叫九连真人,这热搜里的九X真人是什么鬼?
点进去一看,是我熟悉的九连真人没错啊。
我记得不久前两人进行了一次梦幻联动。
李承铉在《披荆斩棘》的初舞台表演了乐队的歌曲《莫欺少年穷》。
,时长04:51
当时九连真人还发微博为李承铉打call。
这才过去两个月,九连真人就改名了。
当看到很多人都在吐槽九X真人这个名字,有些人直呼“笑死”。。
才发现事情可能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细心的人应该都发现九连真人的微博其实并未改名。
但是现在,无论实时热搜,还是官方物料,大家都心有灵犀,异口同声地称他们为“九X真人”。
特别是草莓音乐节官宣阵容里,明明海报上是九连真人,但是微博正文中却是“九X真人”。
看得我哭笑不得。
难道九连真人被变相“封杀”了。
这等奇怪的现象,我还是第一次见。
于是莉莉安也化身小侦探,认真去打听了一番。
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九连真人改名之谜”。
前段时间,一张商标驳回书在网上疯传。
原因让大批网友哭笑不得。
商标注册不了,视频号也入驻不进去。
九连真人这支乐队,惨得又可怜又好笑。
可能懂行的人觉得商标被驳回这件事无可厚非,但最近因为名字的事情处处碰壁,这也太巧了吧。
说到乐队名字的来源,莉莉安在这里跟大家科普一下。
“九连真人”中的“九连”,取自连平县旁一座景色秀美的小镇——九连镇,而“真人”则代表乐队歌曲的创作来源,即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这么一想不得不替九连真人喊冤,他招谁惹谁了
如果九连真人不行,那葬尸湖、暗狱戮尸、血肉果汁机、精神失控、疯灵、死因池、冥葬、死亡契约这些乐队岂不是都得改名?
10月26日,九连真人无奈地在超话里留言:
“万一以后得改名字,这可能就是对这个名字说的最后一句话了”。
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九X真人”。
我不知道九连本人是否知道自己已经“被改名”了。
或许他们自己都不想面对被迫改名的事实,只能微博坚持原名,做无声的反抗。
最近被抛弃的东西很多,在挖九连改名这件事的过程中,莉莉安还获得了一些新的消息。
比如重塑雕像的权利也因为名字问题,无辜躺枪。
豆瓣几个小组在讨论到这个事情时,都是一边叹气,一边愤愤不平。
这个世界怎么突然让我觉得有点疯狂过头了?
怎么简单听个歌,追个乐队,都变得如此艰难了呢……
九连真人,算是近两年势头很猛的独立乐队。
没听过他们音乐的人,或许get不到其独特之处。
但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当年《乐夏》上以一首《莫欺少年穷》惊艳亮相的舞台,至今仍记忆犹新,深表震撼。
吉他手+主唱阿龙、键盘+小号手阿麦、贝斯手万里,他们都来自广东河源连平县。
在上《乐夏》之前,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支乐队是陌生的,就连同行们也极少听过他们的名号。
而正是这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小乐队,却在舞台上爆发出了强大的摇滚力量。
说实话,竞技舞台上最看重的是气氛。
如何造势,炸场,单纯靠音乐和表演打动现场观众,这需要一些技巧。
九连用一首全程客家方言的歌曲,俘获现场所有人,靠的已经不仅仅是音乐本身了。
演出节奏好,演唱方式新。
九连之所以那么惊艳,是将自身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融进了同样小众的音乐风格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眼睛里喷着火”、“突然杀出的黑马”、“最锋利的乐队”,这是当时看完表演,大家给出的评价。
而在我看来,九连这支乐队身上最难能可贵的点,是他们作为小镇青年不服输的摇滚精神。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表演结束后,马东问他们以前有过这样的演出吗?
主唱阿龙略带羞涩地说:“这种正规的演出很少,我们大多都是下乡演出”。
他们的特殊,不仅仅是方言+摇滚,还有一种文化传承的原生力量。
将地方传统戏曲融入流行和摇滚作品中,不仅仅丰富了音乐底蕴,更将地方特色传播出去。
比起大部分音乐人,九连的精神世界更富有。
除了玩音乐以外,乐队成员都有本职工作。
阿龙是美术老师,阿麦是音乐老师。
贝斯手万里虽然很谦虚表示自己只是个“推箱子的”,但其实他是连平的音乐教父,很多演出都是他带着阿龙阿麦去的。
虽然最终乐队在节目中没能走到最后,但是作为一支以客家话为主要语言的摇滚乐队,他们已经实现了真正的破圈。
同时,也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嘉奖。
2020年,省文联的领导甚至专门慰问过乐队,特别夸赞乐队创作是基于底层和现实。
同年,乐队登上了央视新闻。
白岩松都说:“我认为乐队的夏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是九连真人。”
,时长08:18
曾经,他们是被官方力捧的家乡骄傲;
现在,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失去姓名……
说完乐队,咱们再来聊聊他们的作品《莫欺少年穷》。
这首歌曲的打动人心之处就在于,即便听不听懂歌词,也不影响你喜欢它。
现场小号响起,跟着摇就行了。
可一旦听懂他们的歌词,心灵的震撼瞬间拉满。
从演唱过程可以看出,两位演唱者的情绪都很激昂。
实际上,这首歌讲述的是父子之间的争论。
讲述想要出去打工的阿民与家长与社会之间的斗争与反抗。
不被家长理解,加上对于外面的世界,年轻人自己心里也很没底。
他们一心想被家人认可和理解,而做着不被常人理解的斗争和反抗。
这种矛盾与冲突之感,让我想到了最近一群徒步返乡的打工人。
梦未开始,家在何处?
他们或许也曾是千万个“阿民”。
《北风》中有句歌词:
做事,定会翻身。
北风音乐:九连真人 – 阿民
“阿民们”不断在理想与现实,家乡与城市,外出讨生与回家耕作之间寻找平衡。
在家乡与城市之间徘徊,最终迷失在冰冷的机器与看不到尽头的归途中。
他们很善良,却总是被中伤。
对“阿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一听乐队2020年发行的专辑《阿民》。
他们用客家话唱出了时代洪流下每一个“阿民”。
当你觉得压抑,就是时候要准备逃离了。
九连逃离了城市的喧嚣,逃出了世俗的桎梏,逃开了压抑的996行业。
在摇滚与现实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
可能这种自由,在外人眼中,是不屑的下乡演出,是简陋的舞台环境,是听不懂摇滚的乡亲父老。
但对于乐队来说,他们乐在其中。
放弃了一线城市的宝贵机会,只在周末演出。
剩下的时间,他们选择留给课堂上的孩子们。
这样的营业节奏,对于一支成熟乐队来说,可能不利于其发展。
但那又如何,人生本来就是需要取舍。
贫瘠的外界阻挡不了精神世界的富有。
时代浪潮会吞噬很多东西,同时也会让一些珍贵的精神浮现出来。
在传统与流行、城市与乡村、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九连真人找到了相对平衡。
如此,便是最好的状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