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音乐圈被几件事刷屏了。
第一件事是周五,「海龟先生巡演苏州站,开场前3小时,被迫取消」,因为接到通知,要配合当地防疫要求。
当时,乐队已经在调音,早到的乐迷已经在排队,眼看就要开场。
尽管各方竭尽所能沟通,最后的结果还是无法如期进行。
很快,退票公告就出来了,理由是为「配合防疫」。
不知道是不是看演出取消看多了,果酱君已经麻了。
要知道,有多少人千辛万苦买了票,再从外地一路辗转,赶往苏州,只为了看一次海龟先生的现场。
结果临开场,通知突如其来,演出被迫取消。
果酱君心里突然弥漫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这些粉丝的遗憾,付诸的时间、精力、金钱,谁来弥补?
考虑到来了很多外地粉丝,乐队很贴心地赠送了签名专辑。
但很多人不愿离开,后来乐队空场唱了几首,乐迷就在外面听,一起大合唱。
随后乐队还出来分批跟粉丝合影,和大家拜拜好久才离开。
他们从三月份开始筹备的巡演,在一次次取消中,终于在苏州迎来巡演首站。
为了更好的现场体验,乐队甚至自费租了音响和灯光设备。
最后演出被迫取消,一切都成了泡影。
据部分网友述说,这场演出是被人举报才取消的。
我们无从得知对方的「举报理由」,更无法理解为何会「举报成功」。
我们能看见的真实,只有退票公告里赫然写着的「配合防疫」。
这就是真实,残酷的真实。
无独有偶,被举报导致取消演出的,还有银河系乐团毕业巡演。
同样是苏州山丘Livehouse,就在海龟先生巡演第二天。
举报者十分“自豪”,甚至在朋友圈分享“战绩”。
据网友透露,对方是职业代排,因主办方抵制黄牛,他垄断的演出前10个号无人购买,砸在手里,所以叫了很多人举报投诉。
从他的朋友圈内容来看,他之所以如此竭尽全力,是应客户要求。
如果没投诉到演出取消,他就得不到代排费。
他拉来几十个人,群起而攻之,最后,他成功了。
一通电话,一份举报,甚至可能不需要证实,就能把代排费挣到手。
他可太爽了。
这场演出,是银河系乐团毕业巡演的最后一站。
那是他们最后一次以乐团的名义站在舞台上,本应该体面、美好地告别。
没想到落了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结局。
经过协调,演出最终改为了分批次进场观演。
我们不清楚这些人最后是否得偿所愿,抑或是在哪个角落里破口大骂。
我们知道的是,这种得不到就毁掉,恶意举报的风气,不知从何时已经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
过去几个月,全国范围内因疫情取消的演出数不胜数。
挑近的来说,上周末的阿那亚虾米音乐节,开演前一天宣布阵容变更,因“部分地区疫情防控”,万青无法参与演出。
次日深夜11点20,直接宣布8月28日的音乐节因疫情原因停办。
还有MaoLivehouse成都,开场前半小时宣布,为配合疫情防控,减少聚集,取消当晚的演出。
这几件事,也就发生在前后两天。
离谱程度不亚于阿那亚虾米音乐节。
之前还有更离谱的,7月22日,大波浪乐队天津站开场前十分钟演出取消,被逼无奈变成了线上直播。
二十年老板耐心地在台上劝歌迷,也毫不避讳地说出【接到50多个举报、演出非常不利于疫情防控】的事实。
人群中有粉丝无奈地说:今天算是见证历史了。
十分钟极限取消,五十多人举报。
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都说疫情是面照妖镜,是人是鬼一照便知。
我想不明白,「举报」竟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有效,让所有人的努力和期待顷刻作废。
以前,在没有人举报前,我们一直都在配合防疫,避免聚集。
但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被迫变成了一个大众默许的挡箭牌。
想看的演出次次延期取消,公告上的原因次次必写「配合防疫」。
我想问,一场正常报备审批通过的演出,乐队、乐迷、工作人员、主办方,所有人都依照政策做核酸、信息登记。
完全按照规定实施,争取演出,却落了个被迫取消的结局。
是我们在日复一日的防疫生活中变得麻木,觉得演出取消都源于不可抗力,司空见惯了?
还是因为一直在防疫,久而久之,将公告上的「配合防疫」归结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司空见惯”?
所以有人伺机而动,他们学到了竟然还有举报演出这么简单有效的事。
一通电话,一条留言,就能把报批过审的演出取消,变成公告上的「配合防疫」。
很难不让人联想,是否波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这些屏幕那头的人,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态举报演出的。
是不能退票,是抢不到票,是票砸在手里,还是和有别的理由要鱼死网破,我看不了演出你也别想看。
能够开演出,在当下实属不易,所以主办方从来没有招惹这些举报者。
因为举办演出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举报的成本太低,一损俱损。
公告可以传达结果,但传达不了无奈和叹息。
时间一久,我们可能再也无法辨别「配合防疫」背后代表的是哪一种真实。
以后也可能真的没有演出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