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音乐猛料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该批评批评,但别一棒子打死。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昨天,老派歌手李玟登上热搜。

并不是因为什么光彩事,而是回应自己在百花奖的舞台上唱歌跑调,出面道歉。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再看李玟道歉的措辞:

懊恼、难过、惭愧、抱歉、对不起…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这一切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现场到底有多翻车,以至于李玟要公开道歉,向网友们这样“谢罪”?

看完整场晚会,了解完前因后果,客观评价一下,现场确实问题很大。

B站上有关这场演出播放量第一的视频标题已经这么取了: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不至于吧?

首先,她当然没有被主持人驱逐。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

如果一个歌手因为某次真唱出现失误,就要公开道歉到登上热搜,就要被拿来造谣收割流量,那以后还有哪个歌手还敢真唱?

该骂得骂,但别一棒子打死。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李玟这场演出堪称灾难。

从她的道歉中可以看出,耳返坏了是这次表演翻车的主要原因。

从舞台画面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开场到表演结束,她都没有挂耳返。

有人会说,不就一耳返吗?跟着现场伴奏唱难道不行?

观众不也没耳返,不也一起跟着唱。

没耳返当然也可以唱,但是难,非常难。

耳返的第一个作用,是用来听伴奏。

如果歌手跟着外放的伴奏唱,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因为场地太大,声音传播有时差,导致观众先听到伴奏,然后才听到人声。

那都不能叫车祸现场,都能叫错位时空了。

耳返的第二个作用,是用来主动调整。

舞台上,歌手没有耳返是听不清自己在唱什么的,走音了都不知道,很可能越走越离谱。

耳返的第三个作用,是听从幕后调度,应付紧急状况,呈现更好的现场。

而现在,耳返本身却成为了紧急状况。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上述是设备的问题,还有因歌曲本身复杂程度带来的问题:

第一,这首《刀马旦》的伴奏中有大量民乐,变速频繁,还融合了说唱元素,场面十分热闹。

但场面越热闹,她跟上这个伴奏就越困难,因为听到的东西太多太乱,以至于不知道要抓哪一个。

第二,偏偏这首歌里还这么多转音,这摸黑转,一不留神很可能就会转进阴沟里。

开口第一下音准没挂上直接离家出走,越走越远。

第三,这首歌是一首唱跳表演,在伴奏元素繁多的基础上不光要保持歌唱水准,还要跳舞,多人配合实现舞台正常走位。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最后,偏偏她还是整场晚会第一个出场的歌手,设备没有维修、调整的时间。

从表演一开始,面对这么大一个场子,她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客观来讲,这是在捂住她耳朵同时,要求她三心二意,边听,边唱,边跳,边调整,完成演出。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但无论设备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她嗓子的状态的确很差,多次飙到破音边缘,气息非常不稳定,节拍也明显慢了半拍。

唱得烂,编曲也烂,整个舞台呈现眼花缭乱,这是她被骂到公开道歉的根本原因。

观众的第一反应当然集中在李玟身上,怎么倒嗓这么严重,声带跟被人下了毒似的。

根据以往经验,这可能是第一个演唱开场调音的问题,也可能是她声带疲惫的原因。

我个人对李玟并无好恶,但仅仅通过某一场翻车就说她十几年没好好练歌,机能严重退化,的确不太公平。

2016年,李玟在《我是歌手》舞台演唱《月光爱人》

道歉一事登上热搜后,也有不少人为她撑腰,说因为耳返表演才翻车,她根本就不需要站出来道歉。

但我想,一次失败的表演总是要给观众交代的,耳朵遭了罪,起码需要得到一个解释。

因为无论什么原因呈现出这样的现场,对观众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一位天后在百花奖上唱成这样,我挺遗憾的。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在她的道歉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该归给设备的问题归给设备,对于自己的失误大大方方承认,姿态放低,认真道歉。

用这样的表态让自己引以为戒,也算一位老歌手对自己的高要求。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为什么即使听到的是这样的翻车现场,还有那么多人支持李玟?

因为起码她真唱了,在直播的晚会上。

百花奖的直播上真唱翻车,导演想剪都没法剪,想修都来不及。

最后我想抛开李玟来谈谈现场演出这个问题。

当我们习惯了电视上的录播,习惯了被百万修音师调教而成的“神级现场”,习惯了是人是鬼挂上都能唱的auto-tune,习惯了各大晚会上爱豆们对口型的假唱,突然听到真唱,好像还真的有点刺耳。

从前,我们因为一个歌手假唱而谴责他没有职业道德。

而现在,我们为了一个表演者需不需要开麦而争论不休。

开麦,竟然慢慢成为了一种“歪风邪气”。

天后翻车,也得挨骂

这样的大环境下,真唱的歌手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如果大家都能够做到真唱少修,那么至少观众可以活在一个比较真实的世界。

你起码能在这种失误中感受到舞台上的歌手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台AI。

人不是机器。

每一次真唱注定充满风险,它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可能很高昂,也可能充满瑕疵,但不可能完美。

只有机器的动作才是完美的、分毫不差的。

正是这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现场,才让我们有别于机器,才能证明我们在这无法逆流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每一句歌声中变化的情感和状态,都给回忆打上了无法抹除的烙印。

如果回忆中没有凸起也没有凹陷,只剩下完美的平坦,那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回忆?

走进现场,当天歌手的状态可能很糟糕,可能还没醒酒;也可能因为巡演途中的某件小事而情绪爆发,留下为人称道的表演。

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现场最大的魅力。

这种真实,才构成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

精修的照片是能够在朋友圈博得很多点赞,可是,那真的是你的生活么?

我无法想象未来的某一天,乐队们全国巡演,台上的他们挥汗如雨,台下的我们将手机高高举起,珍藏与分享的回忆,竟一模一样。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谁在“杀”死许美静?

音乐猛料

音乐猛料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260
阅读量
577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