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音乐猛料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你瞅啥!不服就干仗呐!”

2015年正是民谣的爆火时期,全国掀起了一阵文艺小清新风。

风刮大了,一些东西就变味儿了。

那时街头巷尾都在单曲循环《南山南》和《成都》;书店里畅销书的作家是安妮宝贝和大冰;破木吉他成为电商炙手可热的宝贝;人们向往的是丽江艳遇和大理穷游;挂在嘴边的是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文艺变成了装逼的代名词,民谣也变成了转基因的。

当广大文青沉浸在诗和远方的美梦中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并对这场幻梦吐了口痰。

当初他一首《火乍了》戏谑地揭露了“转基因民谣”的本质,更是把大批伪文青的底裤扒了个精光。

火乍了

你在南山南 我在象牙山

你是董小姐 我是王木生

你唱着公路之歌 我赶着大马车

你说再见杰克 我他妈不叫杰克

你易燃易爆炸 我爱闹爱打架

你说你旅行有意义 我在盘锦种大米

你有淡淡的忧伤 你蛋蛋还长疮

你说你清新又文艺 我就qnmlgb

在丽江的山和洱海的畔 我看着你被酒托骗

在穷游的路上让人干 回家打胎没有钱

你有诗你有远方 你的八月还未央

你吵吵吧喊地去流浪 闲逼蛋忍的总受伤

不堪入目却又一针见血的歌词,二人转碴子味儿的唱腔,一张写着“囧”字的脸,这些鲜明的记忆点,让他迅速涨粉无数。

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何教授。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何教授本名何熙维,80后,已婚,现居广东的纯正东北人。

同时他也是个斜杠青年,音乐人、演员、网红、家庭妇男、酒懵子、金属狗……

2016年一条音乐视频《你瞅啥》,被陈晓卿、梁欢、谷大白话、老Fin等微博大V相继转发上万次。

粉丝暴涨,并被梁欢评价为“Swag Rock”。

网络的走红并没有让他收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捅完民谣窝还不过瘾,摇滚圈也得踹一脚,一条微博再次让他处于风口浪尖。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直言不讳地说谢天笑和左小的歌难听,引来大批乐迷的骂战,何教授从此痛失民谣、摇滚两大市场。

长期以来顶着“低俗”的帽子,甚至有乐迷去现场听到一半称歌词过于粗俗而离场。

但他好像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民谣、摇滚、流行都不入。

处于三界之外,自立门户称自己的音乐为:东北弹唱式流行二人转

这几年做音乐、开巡演、拍电影、做直播,忙得不亦乐乎。

外界的声音不是不听,是根本没时间听,活在自己世界里,专心做事,努力养家,把赚钱当作头等大事。

就冲这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的劲儿,何教授还真挺摇滚。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现在的何教授留着板寸,一对八字眉毛,八字胡,乍一看颇有些像迅哥儿的胞弟。

实则倒退十来年,他也是个酷爱金属的摇滚青年。

上学期间,何教授就和同学一起组建了自己第一支摇滚乐队,C24。

乐队参加过众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业余演出,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而后担任重型乐队人质安全的主唱,那时他还不叫何教授,叫柱子。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图片左一为何教授

乐队期间发行首张同名EP《人质安全》,成为他第一次尝试从音乐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听到何教授在歌里的黑嗓,实在没法把他和现在东北二人转曲风联系在一起。

谈到过去做的乐队,何教授直言:

“不为赚钱,我还搭钱呢,只为点儿存在感。”

跟大多数玩乐队的摇滚青年一样,一腔热血,抱着往南墙死撞的决心,就为了实现点儿自我价值。

真撞到南墙了,开始考虑茶米油盐、填饱肚子的时候,有一拨人撞疼了就打道回府了。

何教授就是这其中之一。

他像一颗弹簧,能屈能伸,见好就收。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嘴上说着干音乐就废了,实则字里行间多少都有点遗憾。

“后悔没好好玩,当时应该好好走点心写点歌的。”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大学毕业后,没跟家人吵着要继续玩儿乐队,而是听从父母安排,去了国企,捧着铁饭碗,成为一名炼油厂工人。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过日子,两点一线。

如此生活了十多年,何教授也没在单位混出个名堂,依然是一名底层的工人。

父亲曾经也怒其不争,何教授前同事说:“他不屑与这些人为伍。”

工作就只是养家糊口的工具,为它费尽心力,不是何教授想做的。

除了上班,忙里偷闲时,还是会玩玩音乐上传到网络上。

16年,那条《你瞅啥》的视频一经上传,就遭全网不少大V转发。

何教授以自己独特的东北二人转唱法,诙谐的表演,将东北文化绘声绘色地展现了出来。

率先注意到这条视频并转发的是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而后他又带着这条视频上了《圆桌派》,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东北小伙。

那天早上,何教授与往常一样准备去上班,一打开手机发现自己微博号被炸了。

点赞、评论、转发、粉丝数蹭蹭上涨,一夜间他从一名普通的炼油厂工人变成了一个十八线网红。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做网红、开直播,何教授算是把互联网玩儿的明明白白。

光是互联网称号,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断子绝孙何教授”、“毒打妻儿何教授”、“网瘾少年何教授”、“转基因文青的噩梦”……

有才艺、长相喜感、东北人,三个因素一出来就是网红界的王炸,看过他的视频无不直呼:“上头!”

虽是网红界的野路子,但做事可不黑,算是一股清流。

面对做网红这个事,他是这样说的:

“其实卖人设不是不好,但是挺累的,我不愿意那样。网红网红也就是在网上有点红,别的意义没有。”

现在何教授抖音41w粉丝,微博45w,网易云6w。

虽然这个数据在网红圈只能算个小网红,但对于音乐人来说,粉丝基础相当可观。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2018年,是何教授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年,是他做父亲的第一年,也是他失去父亲的第一年。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父亲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根深蒂固的。

老爷子曾经说:“不管柱子怎么样,我只要他开心快乐就好。”

遗传了父亲的乐观,何教授也积极地面对生活重压。

有了小孩之后,何教授更是把“养家”两个字刻在心尖上,这是东北男人特有的家庭责任感。

做网红已经不再能满足何教授对于生活的追求,他想要得更多。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网络上的蹿红让他多了不少好的资源,好资源就是养家的工具。

这一年,何教授为陈晓卿纪录片《风味人间》创作推广曲《至味在人间》。

至味在人间

也是这一年,他开始尝试电影领域,在朋友的电影中饰演一名知名男科医生。与此同时,电影音乐制作也开始展开。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2019年,何教授马不停蹄开启了自己第一场巡演,巡演的名字也是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名叫:养家糊口。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何教授说:“我现在有家有口的压力太大了,主要就是琢磨挣钱,良性地去挣钱,不要挣那种快钱、丧良心钱。

一个人赚钱的欲望越大,决心就越大,根据吸引力法则来说,何教授而后开始进入事业的上升期。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2020年,网易云发行首张EP《火乍了》,热度飙升,网易云热评直达999+,歌曲爆火后获得东北网生音乐红人的头衔,接着签公司、开巡演,到2021年还在电影《龙门相》中做主演。

从一个热爱摇滚乐的青年变成如今涉足影视、音乐的小网红。

路子虽野,但打得一手好牌。

在纪录片中,何教授坦言自己人生并未经历过风浪。

人生哪会无风无浪,他只不过是有一颗每次风浪下平静坦然的心罢了。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抓住红利,一个猛子扎进去,再上岸时,已是盆满钵满。

很多人初次了解何教授的感官就是一个字:Low。

这种Low的感受来自于哪儿呢?

来自于他的身份之一,网红;来自于曲风,东北弹唱二人转风;来自于歌词,话糙理不糙;来自于他的实诚,只为赚钱。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但这个Low往往也是他一路披荆斩棘的法宝。

放弃阳春白雪的音乐表达,放弃“我摇滚我最牛”的人设,重新把自己扎进土里,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表达自己所想,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

何教授一直直视自己人生的诉求并且一直去追赶,这种勇气就是很多人所稀缺的。

在我看来,何教授的身体里还是一直住着那个热爱金属的、对一切无所畏惧的摇滚青年。

对一切事物就是那句:

“你瞅啥!不服就干仗呐!”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歌词太脏屡屡被禁,这流氓竟然还能火?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09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