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音乐猛料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超强现场

《闪光的乐队》这综艺播出三期了。

不知多少人是奔着张楚去的,毕竟昔日“魔岩三杰”如今也只有这一位老炮活跃在荧幕上了。

上世纪的摇滚气息,在他身上可窥一斑。

看一场,少一场。

当然了,看点不止张楚一个,一众人里,还有一位老炮让人又惊又喜:

他就是苏见信。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节目里,他率真、没有架子,与各个年龄段的嘉宾都能打成一片。

刚出场时,挽着品冠胳膊走出来,像拉着家长袖角的害羞男孩。

大家打趣道:这还是唱“死了都要爱”的那个摇滚野兽吗?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信这种表现也确实圈粉。

人们见惯了太多的愤怒和叛逆,谁能想到玩摇滚的可以这么可爱。

但叛逆也好,率真也罢,真性情的人永远年轻。

不装,就是最好的摇滚。

这趟综艺之旅,我见到了一个无比真实的信。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最新一期,信与尚雯婕合唱了《爱就爱了》。

因为抢歌失利,才无奈选了这首。

这对组合,并不搭。

从舞台形象,到唱法上。

呈现的现场,也是让人迷惑的搞笑风。

当信顶着西瓜头发型登场——

尚雯婕恰好唱了第一句“他剪了新头发…”

嗯,我承认被笑到了。

包括弹完键盘后,他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还是那么逗。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直到信的声音进入后,我一瞬间神清气爽。

嗯,信还一如既往的稳。

他一开口,就有如打了强心针般的奇效。

幽默的舞台设计只是表面,内里他还是能量爆棚的摇滚猛兽。

前一秒昏昏欲睡,下一秒心花怒放。

信的状态很放松、轻盈,他是真正的享受舞台,享受唱歌的歌者。

观众直观感受也如此,所以有人说听出了全新感觉。

嗓音先天条件也决定了,信更适合大气一点的歌,小女人的含蓄不太符合他。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两人合作,限制了各自的发挥,有点1+1<2的反效果。

倒也不是尚雯婕的问题,只是信的个体属性太强。

有唱功,有唱商,有辨识度,跟人搭配,难以融合,倒显得对方弱了几分。

谁也驾驭不了这位摇滚老炮。

说到底,信更适合个人solo。

初场秀唱《海阔天空》,我更喜欢。

原以为他会唱《死了都要爱》、《离歌》这类,符合首期设定的“爷青回”调性。

但他没有,选择《海阔天空》,我觉得更有意义。

因为这首歌是他经历人生低谷之后发行的。

情感丰沛,更有内涵。

这一现场,信高音仍充沛,现场仍稳定,眼神仍坚定。

看完感受是:

那个骄傲的、不屈的摇滚浪子回来了。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节目里的搞笑、逗趣,当然也是真实的。

但一定不是全部的信。

当你了解背后的故事后,你会看到一个更叛逆、更有血有肉的他。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信出生在台北一个中道没落的家庭,小时候家世显赫,后来衰败了。

从豪华的花园别墅,搬到十几平的寒酸出租屋。

那时他在著名的造星学校华冈艺校读书。

尚未成年的他,不得已一边打工赚钱, 一边继续学业。

在餐厅当服务员、卖口香糖、卖盒饭…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做的最长的是在酒吧驻唱,不是环境优雅的那种清吧,是鱼目混杂的喧嚣场所。

下面人打群架,甚至发生枪战,信还要故作镇静地继续唱歌;

有时候观众递上来酒,敢不喝下一秒就收拾你;

还有一次,唱嗨了模仿Nirvana拆鼓,酒吧老板气的当即找人暴揍了信一顿,那一个月薪水也全扣光。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而是信身上发生的真实事件。

同龄人刚毕业,他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很多年了。

见识过太多牛鬼蛇神,也尝过生活太多的苦。

他开过火锅店,规规矩矩做生意却遭同行妒忌,上门打砸过两次。

往来朋友赊账吃白食,最后经营不下去倒闭了。

好处也有。

比如赚到钱,在酒吧一晚上唱六场,差不多有七八百人民币入账。

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最大的好处是音乐上的。

为日后的好唱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跑遍全台湾酒吧的信,据说学会了3000多首英文歌,后来参加内地节目被主持人、观众当场考验,也都能丝毫不费力哼唱出来。

有一句鸡汤是:你经历的苦难,都会变成你人生的宝贵财富。

信却不这么认为。

宝贵的从来不是痛苦本身,而是被痛苦不断捶打,依旧不朽的钢铁意志。

他说: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不希望自己那么早熟,我失去了青春该有的单纯。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所以成名后的信,很多时候都是以“叛逆”一面以示外界。

公开聊自己的私生活,换女朋友频繁、未婚生女、做音乐也向来不太考虑市场,只为了自己喜欢….

他失败过,曾自嘲穷的吃不了饭学抽烟,一根烟抵一顿饭;

失意过,因为一碗卖不出的咖喱饭,陷入无尽的绝望;

也失去过,入行伍耽误了宝贵的出道机会。

以前没有选择,现在只想按自己的方式,不那么拘束地活一次。

剩下的,管他呢。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大多数人认识信,都是因为信乐团。

那是2002年,华语乐坛人才辈出的黄金年代。

信乐团问世,在不大不小的乐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他们很多歌,也都耳熟能详,是KTV必点系列。

只是才过5年,信便选择了离团,单干。

官方说法是:

合同到期,没有继续续约。

这是个双方都必输的决定。

乐团还在上升期,熬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走到地上么?

一拍两散,对谁都不利。

但信还是坚定内心的想法。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也有人说:

信在团里并不快乐,代表作都是翻唱,走到哪里都被要求穿奇装异服,扯着嗓子唱《死了都要爱》。

以至于多年后参加《歌手》唱《人质》时,大家惊呼:

原来信这么温柔吗?

唱《告别的时代》没靠嘶吼,以温柔征服观众。

他不是变了,他原本就是这样。

摇滚硬汉下面,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就像这次参加《闪光的乐队》,所有的诙谐幽默,只是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千万不要跟这位摇滚老炮合唱!

现在他如自己预期,终于可以做想要的歌了。

从《我就是我》这张专辑开始,便慢慢成为创作型歌手了。

十几年过去,当年的叛逆青年,如今也成了老炮。

他的叛逆,不是对抗世界,而是改变自我。

不妥协,始终有跟这操蛋生活死磕到底的勇气。

参加《歌手》时他说:

花了这么多心思,去做这件事情(音乐),我只求以后老了不要后悔。

十几年时间,他一直践行这句话。

莫问前程路,昂首自逸行。

即使有一天他唱不动了,站在聚光灯下,也该笑着跟歌迷们挥手。

笑的眼里都是泪。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12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