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有话直说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不愿意过的生活才是不公平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马拉松。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陆庆松,他大概是这个时代最失败的北漂。

54岁了,头发花白,没有子女,干了一辈子零工,租了一辈子房,时常需要搬家,目前住在距离北京市区60公里的顺义农村。

几年前,他的身份证丢了,跑到派出所补办。

民警审阅完他的材料,差点把他铐了起来。

民警当然不相信,这个拿着110开头的身份证(北京身份证),10岁保送中央民族大学,20岁在清华教书,现在快50岁的男人,居然还没车没房没固定工作,一个人在遥远的北京郊区租房生活。

一切都像造了假的履历,但一切都真实地发生了。

质询由反问句构成:

怎么不留在清华?怎么不找份正经工作?怎么还没买房子?

问到最后,民警起了疑心:

哪会有你这样的人?骗我?

陆庆松听完无奈地笑。

从25岁离开清华到现在,他只从事过一份工作——自由职业。

周末,他会骑着自行车出门教授钢琴课,上一节课或者两节课,靠此收入来维持自己极低的生活水准。

他的闹钟只设置在周末,其他的时间用来当一位农民和钢琴爱好者。

他弹了一辈子钢琴,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把琴弹好。

可即使花费了三十年,他也并没有说突然在一个某个钢琴比赛中获得大奖,又或者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走上大舞台。

原本我想说他还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他栽种的杏树、桃树、桑树。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陆庆松家中破旧的钢琴上摆满了盆栽

可回过神又发现,一切都是他租来的,并不能说属于他。

唯一属于他的,只有时间。

他不是一碗奋斗之后成功的鸡汤,也不是一个天才陨灭的悲剧。

他代表的,只是一种生活状态。

在这种生活状态里,他不用撰写年终报告,不用开没完没了的会议,不用拍上司的马屁,更不用还车贷房贷,“内卷”、“焦虑”这样的词是陌生的。

他说:

我把没挣来的钱都买了时间。

在“奔向美好生活”的大网逐渐网住每一个人的今天,他拒绝听从任何人的意见,强行做了一条漏网之鱼。

他说:

“你们口中的美丽新世界,未必适合我。”

他将生活赋予了独特的精神性,这是陆庆松区别于他人的,特别了不起的事情。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毫无疑问,陆庆松是一个天才。

1967年,他出生于贵州省独山县。

1977年,在他10岁那年,因为音乐天赋出色,在独山县十里八乡都出了名。

名声传到市里面,招生老师闻风而来,一眼相中,将他带到中央民族大学的天才班深造。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15岁时,他正式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成为阮寿宁的学生,之后苦心修炼了5年的音乐。

20岁那年,他从大学毕业,毕业后他拒绝了留校任教,不是学校不好,是他觉得5年了,该挪挪窝了。

之后他进入清华大学任教,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老师。

他在清华留着长头发,玩乐队,教课,踢球。

25岁那年,他需要与清华续签聘用合同。

大领导看见他玩乐队,留着长头发,跟他说:

把长头发剪了吧。

他摇摇头。

小领导是个好人,跑过来对他说:

把头发剪了,合同就可以续签了。

他还是摇摇头。

后来,长头发还是剪掉了。

他剃了个光头,奔走在清华校园。

领导汗颜,太阳下陆庆松那颗亮锃锃的脑袋像一面反光镜,照得他长出了针眼。

领导当他是神经病,自然也没有了下一份聘用合同。

就这样,当别人还在考虑学区划分和挤破头评职称的时候,陆庆松亲手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撕掉了身上令无数人嫉妒的“清华大学”的标签。

之后的29年,他“坚守”着无业游民的身份,虽然身份证以110开头,但他在北京城中仿佛消失了。

没有公司为他缴纳过社保,外卖软件里也不曾出现他的居住地址。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陆庆松的院子,夜空下,杏花满树

当把“工作、结婚、生育”这样的重大人生课题统统抛弃的时候,他获得了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时间。

他的老师、同学、朋友、亲戚都替他担忧:

寂寞了,怎么熬呢?

但他并不寂寞,因为想做、要做的事情有那么多,好些都来不及做,所以也来不及寂寞。

他的生活由弹琴、看书、踢球、打网球、做饭、聊天、玩游戏和种植各种各样的生命组成,想来也是,要把这些事情照顾好,的确需要花费无限的时间。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两年前,陆庆松开始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更新频率像他的生活节奏一样,像蜗牛。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小屋柱子上的墨痕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但过度反省的人生是过不下去的,他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怡然自得。

他也会做噩梦,梦见房东又因为变故让他搬家,不过噩梦惊醒之后发现是假的,便又会听着鸟鸣美美地睡去。

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生活,他只对眼前的生活分外珍惜。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比陆庆松更“叛逆”的,是他的亲生弟弟陆庆屹。

弟弟的人生与他截然不同,弟弟从小就不是什么精通音乐的天才,而是打架辍学、殴打老师、砸破派出所的窗户的坏小子。

他的书桌里常备着几十份检讨书,面对老师的责罚,他将“罪行”简单分类后填上日期交给老师。

从小就像一位极具职业素养的编辑,在一桩新闻发生之前就写好了几份不同的稿件,以此在第一时间应付不同的情况。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弟弟陆庆屹与哥哥陆庆松、姐姐陆庆伟

1988年,陆庆松21岁,第一年参加工作;弟弟15岁,辍学流浪第一年。

这一年,他们在北京相遇,弟弟住进了他清华园二号楼的宿舍里。

之后他给弟弟先后找过两家学校,可是打了几架之后,弟弟又开始逃学,他发现了之后对弟弟说:

实在不想上学,那就不上了。

他花费大半个月的工资买来一个足球,教弟弟踢球,带他认识清华的老师和同学,每周还从清华的图书馆里借书给他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兄弟俩游荡于清华园的梧桐树下和宿舍楼的狭小房间里,听着一支名为“披头士”的乐队

之后,弟弟被他托付给在北京的一个朋友,弟弟跟着朋友后面学油画,一学就是6年。

他一直照顾着弟弟,却从不限制他。

他说:

怎么活是个人问题。

因为不放心弟弟,陆庆松放弃了拿奖学金出国留学的机会。

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弟弟用来踢足球、画画、设计网页、当图书编辑、当酒吧驻唱、当平面摄影师,在广告公司任职,还有下矿井,最终在四十多岁的时候选择了一条拍纪录片的路。

2017年,弟弟陆庆屹拍摄的第一部个人作品公映,作品名为《四个春天》。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电影一鸣惊人,在豆瓣上二十二万人标记看过的基础上拿下了8.8的高分。

同时电影斩获了第十二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纪录长片奖,还拿到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最佳剪辑的提名。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中国纪录片界的泰山北斗周浩导演在坐飞机时看了《四个春天》,看完之后泪流满面:

“我已经50岁了,竟然哭了,我看电影已经很久没哭了”。

从此,弟弟不再是臭名昭著、眼神凶恶的坏小子,人们开始称呼他为“陆导演”。

电影的片尾曲是哥哥陆庆松改编的五十年代集体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之后他又为弟弟谱写了宣传曲《你是春天》: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在《四个春天》获得first最佳纪录长片后,激动之余,陆庆松用手机的记事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让我简短的说这个片子好在何处,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怎样的无忧无虑,都常常会觉得在泥潭中。

有时是经济压力,有时是心理包袱。更可能是在衣食无忧后,时间带走了理想,人情世故繁多,让人怠惰麻木。

但无论怎样的泥潭,平凡的人生也可以活得积极,豁达,充满爱和热情,让我们内心自豪、喜悦和慰籍。”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曾经,早已成为行业精英的同学见到陆庆松后问他:

你一年能挣多少钱啊?你有作品吗?

陆庆松笑而不语。

我想,弟弟陆庆屹就是他的作品。

弟弟的人生,是他用爱,用一生谱写出来的乐章。

回老家的那些春节,老父母敲打着哥哥的脑袋说道: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陆庆松指着弟弟开玩笑,说自己已经圆满完成任务,把这小子养得还不错了。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弟弟陆庆屹,电影《四个春天》导演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2019年底,疫情爆发之前,陆庆松终于举办了第一场个人演奏会,那一年他52岁。

演奏会上,他演奏着贝多芬的《热情》与《悲怆》,聆听过无数次的弟弟泪流满面,他在豆瓣上写道:

“晚上我哥和朋友办了一场演奏会,听到他弹《热情》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流泪了。

也许是他在练琴时我听过太多次,那种反复勾勒的状态,有一种习作感,我逐渐没有了聆听的愿望。

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努力,在他登上舞台的那个时刻里,我才感受到了那种庄严的仪式感,非常感动。

很久没有拿相机拍照了,一旦相机上手,还是能激起那种记录瞬间的激情,感谢这世界有光、有声音。”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陆庆松用爱与音乐,构建出他的全部生命,耗光了他所有的时间。

我想这样的作品,他很满意,很知足。

陆庆松耕作在自己的农家小院里,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这个世界,他都没有什么野心。

他只是作为一个人,一个更充分意义上的人在生活。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入秋后,陆庆松的院子中第一朵绽放的风雨兰

当996成为越来越残酷的游戏,当它已经不是能够兑现的承诺,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退出这个游戏,重新寻找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陆庆松告诉我们,在躺平和内卷之外,我们还有第三条路。

这第三条路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做一个积极的普通人。

学校不允许留长发,于是我剃成了光头

陆家父母准备过年饭菜

也许你会觉得,光是活着就已经花光了力气。

但是陆庆松说:

我不愿意过的生活,才是最不公平的生活。

在陆家,曾经发生过一场很严重的火灾,把房间烧得焦黑,父亲从废墟里翻出黑乎乎的一个琴盒,已经快烧成炭了。

他很心疼,一边吹着琴盒上的灰一边叹气。

随后不久,楼上突然传来了“沙沙”的小提琴声,孩子们跑上楼,看见父亲站在天井的井台上拉琴。

动作轻柔,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父亲陆运坤拉着小提琴

1994年,何勇在《钟鼓楼》里唱到: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25岁之后的人生,陆庆松好像并没有了继续答题的意思,他交了张白卷。

他拒绝在自己的人生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年关将近,我们也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的一年里,让我们调整脚步,理清方向,重新出发。

要知道,生活,永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参考资料:

人物:《陆庆松:螺丝不肯拧紧》

十三邀:《许知远对话刘擎 躺平和内卷间有另一条路吗》

GQ报道:《与罗大佑、黄轩、龚俊、刘擎、薇娅、热依扎……聊聊何为良好生活》

陆庆松微信公众号:“陆庆松”

陆庆屹豆瓣:“起床,吃饭”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世纪同框!赵本山说了句大侠,北野武回了声多谢

有话直说

毛子大叔翻唱万青,中文蹩脚唱哭无数人...

有话直说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82
阅读量
575w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