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梦想做出国产3A游戏,却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莉莉安没有想到,第一次知道“毛星云”这个名字,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
虽然前几天网上就流传着“腾讯员工跳楼”的消息,但是我内心一直不愿相信。
直到14号,一则#腾讯确认毛星云离世#的消息冲上热搜第一,他的名字也被刷到热搜第六。
根据大河报所述,腾讯方面向外界确认旗下天美F1工作室员工毛星云于12月11日上午意外身故。
对于具体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做出解释。
即使之前的传言早有预兆,看到官方的确认还是难掩心中的钝痛。
虽然我并不玩游戏,对他也从未了解。
但是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无疑是让人无限惋惜的。
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离开竟然引起了一群人的起立欢呼、拍手叫好。
1
这些人骂他,是因为他可恨吗?
不是,是因为他的职业——腾讯游戏的开发大神。
而现在很多青少年沉迷于游戏,陷入网瘾。
于是他们认为,毛星云的离去拯救了中国无数家庭和孩子,是功德一件。
他开发的游戏害了孩子,现在这些孩子终于有希望了,可以好好学习了。
传言毛星云患有抑郁症,于是就断言是打游戏害的。
甚至还要感谢老天爷将他收走,说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就连博主的配的音乐,他们也要指手画脚让配个喜庆的。
顺便再放个鞭炮。
仿佛离世的是一个毒害青少年、罪大恶极的社会毒瘤。
一句句看似平淡却渗透着冷血和幸灾乐祸的话语,后面竟然跟着的好几千的点赞。
这还只是一个评论区小小的一部分,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
看到这些字眼,莉莉安只觉得一阵恶寒。
我实在难以理解,这群人怎么可以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满怀恶意。
对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进行如此无知的侮辱和咒骂。
他们甚至没有去了解毛星云是谁,只抓住了几个字眼:他是玩游戏的。
于是一场大型的为自己的教育失败找借口的荒唐现场就铺开了。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游戏害的,游戏是毛星云设计的,所以他该死。
诚然,青少年对于游戏成瘾的现象确实需要注意和控制。
但是绝不是通过因物废人的方式,将游戏一棍子打死。
用一种野蛮的逻辑自洽,实则是为了掩盖自己教育失败的无能。
这样无理而又荒诞的言论,狭隘的偏见,才是真正的又蠢又坏。
还有一部分人更加可怕,他们并不是真的在意所谓的青少年的健康。
只是单纯地享受吃人血馒头、践踏别人带来的一瞬间狂热的快感。
就像李诞说的那句:大雨中百鬼夜行,有人混在其中,比鬼还高兴。
难以想象,毛星云的家人还沉浸在逝去亲人的痛苦之中。
再看到这些恶毒的诅咒,会是如何撕心裂肺的痛。
在这个网络时代,键盘是可以杀人的。
2
但是这群网络喷子,可能都没有毛星云万分之一的优秀。
如今才30岁的他,履历完全是小说都不敢写的程度。
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硕士研究生;
曾经荣获“2013年度十大杰出IT博客”奖项,成为唯一的90后获奖者;
被评为“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的称号;
与清华大学签约写书,出版两本编程类书籍。
都说天才都自带孤傲之气,但这在毛星云身上是看不见的。
即使被互联网圈是当之无愧的“大佬”,被很多人奉为“大神”。
但他依旧保有着一份谦虚 ,甚至在知乎上的最后一条回答还是自嘲式的解释。
连续三遍强调自己不是媒体夸张报道的“腾讯游戏首席引擎程序员”,只是一个组长。
还特地将知乎上的介绍改为“请别将Lead翻译成‘首席’谢谢”。
现在再看这条知乎的评论区,全部是对这条噩耗的难以置信。
翻看他过去的微博,几乎每一条都是以“今天星期天”开头。
就像是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交流学习所得。
除此之外,毛星云还是一个偏向理想主义的人。
在他13年内的一条微博里,他说: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西游记能出ACT,打神弑佛,那绝对比战神带感。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上海滩能出沙盒游戏,而不是玩《GTA》感受美国梦,亦或是玩《热血无赖》体验国外公司强行塞给我们的‘中国文化’。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不少3A大作不需汉化,因为是我们自己的游戏。
国产不倒,单机永存~”
字句之间,我看到了一个满怀热情,一腔抱负的毛星云。
看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与自信,致力于做出真正属于中国游戏的凌云壮志。
可是这些梦还没有完全实现,他却提早离开了。
理想梦碎,留下的,只有一声声叹息。
对于他的死因,网络上各种猜测,众说纷纭。
腾讯在企业的内部邮箱里,对毛星云离世做出了公告:
星云在团队的五年多时间里,专业能突出,绩效优异,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自我要求;
今年8—9月,因身体原因住院休养,待病情稳定出院复工;
失去这样一位同事、朋友、专业伙伴,我们表示非常难过与痛心,在此对他的离去致以深切的哀悼。
知乎上也有自称是同事的网友匿名评论,称毛星云患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已经到了不得不住院治疗的地步。
而且他的为人非常有亲和力,对游戏的感情执着又热烈,将游戏事业视作己任。
事到如今,我们无法揣测他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
同样,那些强作理中客,认为他不该为做游戏卷到跳楼的发言也大可不必。
因为这份决绝,从来不是因为一件事情促成的。
就像压死骆驼的不是一根稻草,引发雪崩的不是一片雪花。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那些苦和痛没有落在自己身上。
随随便便就妄下评断,是无理且自大的。
我们无法知晓他遭遇的事情,也无法体会他背负的压力。
或许,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只想抬头看看月光。
3
写到这里,莉莉安的心情十分沉重。
虽然比起毛星云,我们没有那么光辉的人生,也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
但也经历过理想与现实碰撞时,那种无力和妥协。
也经历过深夜网抑云,第二天照常重复公司和租房的两点一线。
这让我想到了卓别林的一部喜剧片《摩登时代》。
就算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想必大家对这个场面也无比熟悉。
卓别林扮演的一个拧螺丝小工,在一家机械厂里上班,以赚取基本的生活费用。
日复一日重复的动作早已经形成肌肉记忆,整个人看起来麻木又呆滞。
不断加重的工作量,就连去厕所抽根烟的时间,都被资本家无情剥夺。
在这样高压繁琐的工作下,最后由于不堪重负,彻底精神失常。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觉得这个人物滑稽又好笑。
如今再次回顾,却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科技代替了人力,工厂升级为办公室,《摩登时代》变成了现代的996。
我们是每个月绩效考核的对象,是裁员表上的一串工号。
就连我们自己,也用“打工人”“社畜”这样的词来自嘲。
从被迫妥协,变成主动内卷。
但这次毛星云的离开似乎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
无论工作如何重要,都大不过身体的健康,同时也别忘了照顾自己的心理。
如果现实让你困扰,压力让你喘不过气,那就干脆逃开。
理想也一样,它再美好,也别太追求它的光芒,容易灼伤双眼。
不要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告诉自己你已经足够好。
别忘了,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最后,浅墨大神,一路走好。
很遗憾这样认识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