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音乐猛料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一种英雄主义。

2021年的10月2号,是刘涛卸载微信的三周年纪念日。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的微博

刘涛是谁?

刘涛是个合肥抄水表的,刘涛是个光头,刘涛是个80后。

他还是个摄影师,上过央视,上过《时代周刊》,上过《China daily》。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他为什么要卸载微信?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烦了。

烦到不想收到任何微信消息,烦到也不愿意收到这篇推送。

成了名之后有一段时间,他被频繁拉去各种饭局。

酒桌上觥筹交错,人们相互迎合,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在宴会结束之前加上尽可能多的微信。

但当大家得知他还在抄水表时,就不再联系他了。

他苦笑,在三年前彻底卸载微信。

即使对酒鬼来说,有些酒喝着是真难受,有些酒喝着是真舒坦。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半夜三点五十一分,他一人对着拍下来的照片痛饮。

我想,在夜晚和酒精的发酵之下,他定格的那些瞬间,都轰隆隆跑进了他的脑海里,跟他对视,跟他说话。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刘涛,和我们一样,做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作,他白天抄水表,下了班就去街上瞎溜达,拍照片。

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他用他的好奇心,把整座城市都变成了他的游乐园。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工作的时间久了,我们只记得一条上班的路线,不知道隔壁街道的脏摊也热闹非凡。

我们感到天气突然冷了,却看不见树叶也悄悄黄了。

我们熟知外卖的价格,却忘记了新鲜蔬菜生机勃勃的模样。

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或许也很重要,因为我们只可以活一次,这个秋天过去,就永远过去。

宝贝,人和人一场游戏。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

生命就是,即使工作像抄表工一样普通,也可以闪闪发光。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发光给别人看,发光给自己看。

既然只活一次,那就活得真实,活得新鲜。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是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出生于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下岗工人。

之前父亲在火车站当保安,母亲在饭店帮忙。

他在职高上了没两年就出去谋生计,后来入伍,在上海当了两年武警战士,退伍后成了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抄表工。

除了当兵的两年,39年来,他从未长久离开过这里。

刘涛执行着二三线城市标准的生活轨迹:

考不上大学去当兵,退伍后找一份安稳工作,再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人。

在双方长辈的帮助下结婚,贷款买房,还贷。

生育并且抚养孩子,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与常人不同的是,从2010年起,刘涛开始拍摄抄水表的区域。

他说:

“一开始拍照,只是因为好奇。”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每天下午4点,他干完手头的活便开始拿起相机扫街,走上五六个小时,直到夜幕降临。

刘涛手绘过一张图,是他固定的街拍路线: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从乐普生商场一直转悠到三孝口。

全程15~20公里,一走就是五六个小时。

由于长年固定在三孝口一带拍摄,他对这一片街区可以说是熟悉到了骨子里。

熟悉到了与一只野生狐狸打过几次照面。

熟悉到了附近一位卖烤鱿鱼的摊主跟儿子说:

这个每天傍晚挎着相机乱逛的男人是个神经病。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每月的最后一天,他都会挑选出本月最好的几张照片发布到微博上: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不吃这一套的人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男人的视野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气沉丹田的保安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植树的人

他还会用简单的几个镜头讲一个韵味无穷的故事: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四年时间一晃而过。

2014年,《三联生活周刊》和《广州日报》转发了他发布在微博上的作品,称他为“真正的生活艺术师”。

也是在2014年,主业抄水表,副业搞摄影的刘涛登上了《时代周刊》,登上了央视的《面对面》。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他的作品凝固了合肥街头的一个个瞬间:真实,鲜活,又荒诞。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成名之后,刘涛拿了不少奖,出版了摄影集,到德国汉堡办了个人摄影展。

他做到了让生活一切照旧:

抄水表、拍照、发微博。

2016年出版的摄影集《走来走去》,他拿到的版税相当于一年的工资。

可他依旧用着原来的二手富士X100,还是每天在麦当劳吃一个汉堡,有时候想到版税,会给自己加个鸡腿。

刘涛实实在在中了大奖了,他想让生活维持不变,但很多人不让。

媒体不让,蜂拥而至。

警察不让,前来调查他的背景。

合肥之前创建文明城市,把街上办证的各种小广告都涂掉了,可它们却依旧出现在刘涛的摄影展里。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他说,他没有办法,这就是真实的三孝口,没有经过PS美化的。

公司不让,合肥供水集团的领导快退休了,他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China daily》登了他的照片,寄来的样报直接被同事卖了废纸。

刘涛去找,收发室的大姐很惊奇:

你还是新闻人物哦?那你还抽烟?

一堆回答不了,解决不完的问题。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家人也不让,聚会上母亲给他打气,让他超过亲戚们的孩子。

亲戚们的孩子找上门,让他帮忙拍宣传片,他不答应,亲戚们就六亲不认了。

刘涛能怎么办呢?他只好卸载微信,只好一个人坐在路边喝酒。

据媒体采访,一次他的父亲从某个酒局中归来,发现了正坐在路边独饮的儿子,吓得他瞬间酒醒,赶紧叫来妻子。

面对父母“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的质问,刘涛感到眩晕,他赶忙丢掉酒瓶回家。

他的生活产生了难以愈合的割裂:

一面是不再亲切,不再安静的合肥;另一面是外面的世界,更大更精彩。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同事断言:

“只要你在合肥就跑不掉,只要你在中国就跑不掉。”

这位爱摄影的水表工,该何去何从?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成名之后,也有不变的东西。

第一个是刘涛的好朋友,叫董狼。

董狼四十多岁,是个直肠子。

他的情商跟刘涛不相上下,会逮着提前下班的同事问:

“你为啥提前下班?”

董狼因为抄水表摩托车都丢了好几辆了,因为抄得太认真了。

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原因在于每晚都坚持不懈地去打电玩游戏。

像孩子王一样在魂斗罗、抓娃娃和跳舞机之中称王称霸,整一个老朋克了。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我为什么佩服他?就是因为他玩这些不是为了赌博,就是为了纯粹的开心。”

第二个也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的妻子。

妻子也在合肥供水集团工作,人情比他练达,与同事交际的任务便由她主持。

他感激妻子的存在,因为工作和拍摄,女儿刘小米经常是妻子在照顾。

妻子不曾埋怨过他,反而经常因为一张照片,一件小事跟他一起开怀大笑。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在拍摄的街道上遇到同事,同事常问一天到晚在外面拍照家里面的事怎么办,只有妻子不曾这样问过他。

你问我为什么,我想是因为爱情。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为了等一只猫跳到窗框上,蹲守过2个小时。

部队站岗的经历让他变成了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街头拍摄需要等,也需要抓。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在这个偏远的县城里,他能观察的乐趣也微乎其微:

“富裕的厂子收发室环境就好,亏损的厂子如果连水费都交不起了,收发室就很简陋,夏天连空调都没有。”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天气一夜入秋,他依然每天在街上晃荡,一晃荡就是几个小时,刮风下雨也一样。

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地方。

但他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消解了生活强加给他的所有恶意。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刘涛每个月在微博更新的摄影作品,最后都会加上:

“Good afternoon . Good evening .”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刘涛摄影作品

特温柔一光头,让我想起了楚门,童话世界里的一个人: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有人在他微博发布的作品下留言:

被逼卸载微信的这3年

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里面,大家都希望成熟一点,身边也总有人劝诫他:

“你要成熟一点。”

可刘涛说:

“我到现在还没有成熟,我不知道那个成熟是怎么熟的。”

你知道,果子熟透了,就会落地,就会腐烂。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12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