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音乐猛料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音乐现场失误真的没关系吗? 朴树在《明日创作计划》的一句话,引发全网探讨。 他说:“我不会在意他们的失误,那部分是我会忽略掉的。” …

音乐现场失误真的没关系吗?

朴树在《明日创作计划》的一句话,引发全网探讨。

他说:“我不会在意他们的失误,那部分是我会忽略掉的。”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话音刚落,网友展开质疑。

“不在意失误,这是什么危险发言?”

“这是比赛啊,对别人不公平。”

“朴树这想法不对,我们选的是歌手不是性格。”

“怪不得不在乎,他自己现场也不稳。”

弹幕清一色都在反对朴树秉持的这一观点。

这倒也能看出他对音乐态度的统一性。

因为上一季,他也这个态度。

“你们的笨拙、青涩、不熟练都是非常珍贵的。”

这句话从朴树口中说出来,我一点也不意外。

这种关注本真、自然的表演状态,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

大家骂他、质疑他,我也能理解。

大众更多是站在一个比赛的角度。

作为导师如果无法客观评价,那对其他选手显然不公平。

性格再可爱、再纯粹,如果业务能力不过关,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朴树的观点倒让我产生一些思考。

在挑选音乐人的过程中,演唱失误真是最重要的吗?

对原创音乐人而言,表演者特质和作品质量似乎比演唱能力本身更值得关注。

一个优秀的舞台,需要达到歌人合一。

朴树所秉持的观点,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真实感。

就像耳帝说的一样,技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达到满分,但表演者的特别和灵动是无法训练的。

相比满分的技术,真实感显得更为珍贵。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都不会忘记朴树的《送别》现场。

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我哭了。

我被他唱得阵阵鼻酸,缓和了好久。

客观评价,他失误了。

作为表演者唱到泣不成声,我们可以批评他情感控制能力太弱。

歌手的情感不可冲突防线,只能依托于歌声传递出来。

但视频在网上发酵后,我没有看到一个批评的声音。

他明明失误了,可大家为何不关注呢?

留言中只有无尽的感慨与称赞。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当情感过分浓烈时,听众会自动忽略失误这件事。

面对朴树如此真挚的情感表达,谁又能始终坚守理性呢。

也正因为他大哭,才让我几度哽咽,最后流泪。

假设他从头到尾保持沉稳、冷静,我想一定不会如此动人。

朴树版《送别》呈现的真实、感性,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在我心里,这就是绝唱。

包括他五一期间在成都星巢音乐节的演唱的《那些花儿》。

他让观众唱了整整一段。

这并不是因为他为了缓解嗓音或是避免失误,而是一种情感凝聚的做法。

他的现场确实有气息不稳、音不准的问题。

但在那一刻,听众根本不在乎,因为大家都沉醉在他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

对他而言,他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表演,而不是完美的表演。

对我来说,真挚情感流露所导致的失误,反倒能成为经典永流传。

除了朴树的《送别》,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单依纯的《给电影人的情书》。

《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她唱到副歌部分直接哽咽,好几句都没有唱出来。

在流泪过程中,音准、气息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作为歌唱比赛,这无疑会成为评审的扣分项。

但结果却截然不同,她不仅拿到了高分,还获得全网称赞。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朴树这波危险发言,换别人早被骂惨了

“以竞技角度来讲,这是失误,以歌唱角度来讲,这是人歌合一。”

“为什么我感觉哽咽处才是最动人的,越听越好听。”

不少听众表示,她的失误恰到好处。

不仅没有拉垮整场表演,反倒因为失误让作品升华了。

因为现场的一次意外失误,却让不完美变成了完美。

这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刘若英痛哭演唱《后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巡演最后一站,她唱起了《后来》。

作为一名歌手,最害怕的就是太过感性,很容易造成车祸现场。

唱到副歌部分,情绪直接崩溃。

她站在舞台上,看着人群,听着合唱,眼泪不停往下流。

我能感受到她的自责和焦灼,她唱着停着,最后与所有观众完成了这首歌。

这次失误,却造就了《后来》的经典现场,这也算是一次意外收获。

其实因失误成为经典音乐现场的例子还有很多,像陈奕迅因感冒演唱的《浮夸》被一举封神,黄绮珊在《歌手》舞台上边流泪边演唱的《剪爱》,林俊杰因用情过深未能及时进入伴奏的《我们》……

其实讲这么多,就是想说现场的不完美很可能会造就完美。

现场演出本就充满意外,当然,这种意外必须建立在真唱的基础上。

这种出乎意料的情感外露,恰好最令人动容。

它让我们感动,也是源于演唱者足够真实。

这也就回到朴树对于失误可忽略不计的争议点上,对他而言,表演就是要真实。

只要表演足够真挚,至于演唱上的小失误可以忽略,因为你的情感已强大到让在听众注不再关注小细节。

以上就是通过朴树的观点,引发的一些小思考。

当然,客观来讲,“失误可以忽略不计”只适用朴树这类天赋型选手,因为用情感掩盖瑕疵多数人是无法做到的。

对于大多数表演者而言,还是好好练习基本功吧。

毕竟技巧可以靠努力达成,而自身的特质可遇不可求。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14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