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爆红乐队因作品雷同遭众人谩骂,这波黑操作大可不必

音乐猛料 这支爆红乐队因作品雷同遭众人谩骂,这波黑操作大可不必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场Livehouse直录。 听完,我爱死了。 循环不亚于20遍。 视频源于微博@刘尼尼 视频中,Deca joins演唱了田馥甄《或是…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场Livehouse直录。

听完,我爱死了。

循环不亚于20遍。

视频源于微博@刘尼尼

视频中,Deca joins演唱了田馥甄《或是一首歌》。

这是专辑《无人知晓》的压轴之作。

同时,它也是今年金曲奖斩获7项提名的神专。

专辑不知听了不少遍,这首歌也被我唱烂了。

田馥甄的版本相对冷漠,为歌曲覆上一层薄薄的轻纱。

而Deca joins的演唱多了些惬意,像是温柔的一缕晚风,轻松舒适。

我没想到男声的版本竟有如此魅力。

为此,我觉得很有必要给大家安利这支宝藏乐团。

他们的音乐总给人一种慵懒的舒适感,但又参杂着一些颓废的浪漫。

1

提到Deca joins,很多乐迷会自然提到草动没有派对。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首先,Deca joins的主唱郑敬儒是“草东”的前贝斯手。

他离团后,杨世暄顶替了他的位子。

“草动”前期作品,有很多贝斯旋律都由郑敬儒编排而成。

其次,两支乐团的风格有相似之处。

他们音乐都曾被乐迷贴上“丧”的标签。

只不过两者“丧”的程度不太一样。

“草东”的音乐像是苦中作乐,虽说情绪比较消极,但听众跟着律动至少还能蹦跶蹦跶。

Deca joins的音乐有一种“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睡一觉”的感觉。

歌词消沉、旋律缓慢、唱腔慵懒。

听完之后,只想“葛优躺”。

只要音乐不停,就不会起身的那种。

他们的歌词丧到极致,处处体现着遭生活毒打的精神面貌。

“我习惯了生活是沉闷和孤单的总和,我是个悲哀的空壳。”

“钱一元也不剩,身上的味道如此难闻,明天该怎么过呢。”

“我喝了口啤酒,一切的快乐都无关与我。”

不过相比那些励志歌曲,这种颓废之感更容易引发共鸣。

郑敬儒的歌词非常直观,把生活的无奈和一事无成的心境赤裸裸展现在听众面前。

虽然过于现实的歌词会让人陷入低迷,但人们往往只有身处绝境才能迸发更多力量。

“丧”只是停留在音乐表面,他们的核心更多是展现一种生命体验。

他们的音乐特质也比较符合乐团名。

2013年开始组建乐团,先后换过3次团名。

开始为FUBAR,随后改为灰矮星,直到现在的Deca joins。

decadent为颓废之意,decaffeination 是无咖啡因;joins 是接合点复数,整个字汇合在一起即为「 颓废接合点 」、「 无咖啡因接合点 」。

他们以团名为基调,打造出一种专属的丧文化。

2

作为一支拥有独立审美的乐团,今年可谓是备受关注。

他们凭借第二张专辑《鸟鸟鸟 Bird and Reflections》入围金曲奖“最佳乐团”。

虽然获奖几率不是很大,但人气有显著提升。

不少人都为金曲奖而来。

专辑整体延续了前EP《Go Slow》温软轻快的Indie Pop和Indie Rock。

如果首次聆听这支乐团,很容易在专辑中迷醉,因为每一首作品风格极为统一。

从Intro听到Outro,都给人慵懒、松弛之感。

《漫漫长夜》是整张专辑中我印象最深的作品。

它给人一种微醺感,像是一个人在昏暗房间里酒醉到天明。

编曲的元素很多,有迷幻、雷鬼、爵士、环境……

这无疑是在展示他们对编曲的野心。

在诠释叙事性作品时,他没有弱化编曲强调人声,而是选择在多元化的音乐元素中挖掘故事的表达渠道。

人声和器乐相互交织,看似混乱的拼凑却在左右声道的效果下放大了聆听的空间感。

“漫漫长夜,慢慢长夜慢慢,快乐只是短暂的瞬间,逐渐趋向泯灭。”

副歌部分的旋律一气呵成,听感极为舒适。

歌曲伴奏的和弦并没有围绕主旋律进行编排,而是用节奏、律动以及对风格整体的把控来安排的,这种编曲加大了演唱难度。

如果没有对整体风格的把控力,主唱很容易迷失在编曲中。

Deca joins《卧室》

点击链接即可聆听

专辑中另一首主打歌《卧室》,看名字很容易联想到他最受欢迎的《浴室》。

两首歌都比较场景化,相比《浴室》,《卧室》更加湿漉漉、昏昏沉沉。

在deca joins的世界里,这两个房间都是全年无光的。

缺少阳光的照射,因此有些阴暗潮湿。

这种调性也是他整张专辑一直在强调的,阴郁至极。

这张专辑就像一个充满迷雾的世界,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3

由于风格过于统一,deca joins也遭到很多人的批评。

专辑评论区,大家展开强烈讨论。

虽然个人风格强烈,但缺乏突破,没有给老乐迷制造惊喜。

如果只是因为风格同质化去批评他们,我觉得大可不必。

从正式成团至今,也就4年之久。

歌手为何一定要突破呢?专辑又为何不能风格同质化呢?

在我看来,他们在音乐上已经找到了独特审美。

就现阶段而言,他们应该做的不是探寻其他道路,反倒是把Indie Pop和Indie Rock做到极致。

吃透一种风格远比熟悉多种风格更重要。

首张专辑《浴室》的确惊艳不少人,但第二张专辑明显更成熟。

有些评论说这张专辑可听性远不如《浴室》,我的观点恰恰相反。

创作上,郑敬儒这次明显更关注旋律的可听性。

我前面介绍的《漫漫长夜》、《卧室》在旋律接受度上都比较高。

制作和编曲也都更加娴熟。

他们的音乐非常注重人声和器乐的平衡,没有主次之分。

器乐不再是伴奏角色,而是延展音乐主题的利器,它弥补了人声无法表达的内容。

deca joins的音乐虽然听起来很丧,但他们最终传达的精神却是反向的。

他们潜入年轻人生活,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记录当下青年的情绪。

面对无能为力的劫难,有时也要学会承认现实,接纳自我。

音乐中所表现的消极,在我看来更多是一种坦然,一种自我的舒缓。

大家正在看

音乐猛料

蔡徐坤:我希望所有东西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音乐猛料

音乐猛料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26w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