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诗与远方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大家好,我是犀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追《吐槽大会》。 这个节目播到第五季了,露面的嘉宾数不胜数,能让我叹为观止的吐槽现场却屈指可数。 …

 大家好,我是犀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追《吐槽大会》。

这个节目播到第五季了,露面的嘉宾数不胜数,能让我叹为观止的吐槽现场却屈指可数。

大多数人的槽点,仅仅让人笑笑而已,没什么后劲可言。

但是,上期许知远的现场,我是大写的服。

言语犀利,一针见血。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上场前,李诞cue了个拖鞋的梗。

看过《十三邀》的人大都了解,一年四季都穿拖鞋的许知远,永远拖鞋自由。

但是在《吐槽大会》的现场,许老师却破天荒地穿上袜子,换上了擦得锃亮的皮鞋。

李诞说他偷偷问过许知远,为什么这次不穿拖鞋。

许知远的回答是:“Winter is coming”。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凛冬将至,这四字引出了许老师这场高级的吐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的段子,你得细细品。

乍一看是把温柔刀,实则杀伤力十足。

刺人于无形之间。

比如张大大这段,智商都被人按在地方疯狂摩擦了,还不自知。

先前大大吐槽许知远时,上来就拿许老师的相貌开涮。

这一点,许知远早就料到。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但是没关系,他并没有怪张大大。

毕竟,“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的缺陷。”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一句话,让台下的张大大哑口无言。

审美和智力,一箭双雕。

是张大大的槽点,也是当代年轻人的问题所在。

审美的偏狭是当代人惯有的偏见,眼光只停留在事物之表象,而难有耐心和智慧去挖掘其背后的价值。

这背后是审美问题,是大众的文化趣味问题。

所以造就了这个没有真理,只有娱乐的世界。

下面这段谐音梗,更是一绝!

“在我过去受的教育中,过分讨论个人,是很不礼貌的事,所以我不喜欢讨论个人,但是张大大,不是个人。”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这段梗,全场爆笑。

接着话锋一转。

“张大大不是个人,他是一种现象。”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我们这个时代会有人,因为被黑而走红。”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至于张大大究竟有没有“深度”?

许知远提出了更刁钻的问题。

“如果亚里士多德走进柏拉图的房间,说出那句「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那么请问张大大这个屋里有几个人?”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张大大还一脸笑意地给出了回答:

“三个。”

很显然这道题的意图不在于房间里有几个人,更不在于古希腊的这对师徒,而是张大大不配谈哲学。

这段稿子就差没把“张大大没文化”打在公屏上了。

而当事人还在云里雾里,配合着台上的演出,肤浅而不自知。

不愧是文化人的笑点。

笑过之后,留下的是思考。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会有人因为被黑而走红。

许知远老师提出的“张大大现象”,是对当下娱乐圈的讽刺。

流量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张大大们拿被黑获取的流量当本事,一副“我就喜欢看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的姿态。

从这一季《吐槽大会》就能看出一二。

这把箭,靶子是张大大,实则是在讽刺当下的文化现象。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的梗,是现场观众文化的过滤器。

他的吐槽引经据典,绵里藏针。

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可能不太能get到。

比如,王建国和李雪琴这对“雪国列车”的cp。

跟期货一样,不过是一种无法兑现的爱情,是娱乐圈中的新式捆绑消费。

在他的认知里,雪国难道不是川端康成的小说吗?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这波内涵藏在笑点背后。

炒作有风险,多读书才是王道。

再看吐槽金星这一段。

许知远给了一个假设场景:金星采访鲁迅…

“她也就是问问,在北平一个月挣多少钱呢?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你跟闰土还联系吗?”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这三连问,堪称一绝。

但前提是建立在对鲁迅生平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

严格来说,鲁迅在北京有三处故居,其中有一个套是租的,后面两套房子是买的,因为与二弟之间的隔阂后才有了第三套故居。

现在口中的鲁迅北京故居则是指第三套房子,阜成门内门口西三条那套小四合院。

至于和闰土关系的变化,许知远巧妙运用了《故乡》里的内容。

其实吐槽金星这段,点睛之笔在后半句。

“我估计鲁迅听完,就想说两句话,一句是脏话,另外一句,也是脏话……”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一句是脏话”出来时,李诞已经get到许老师要说什么了,疯狂鼓掌。”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妙。

非常妙!

可惜台下的笑声却稀疏可见。

台下不少观众八成是没听懂这句话妙在哪。

网上也有人不解:

“一句是脏话,另一句是脏话,怎么理解?”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甚至某些自以为是的网友给出了另一套解释:

 

“为了避开审查。”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这???

看来这届观众的文化水平还真是有待提高。

这段“老梗”,只要稍稍读过鲁迅的作品应该都知道吧。

来源于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秋夜》,原句为: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段梗,套得十分高级。

可悲哀的是,听懂的人甚少。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在台上不到十分钟的发言。

有笑点。

有深度。

有思考。

用吐槽的方式,从嘉宾身上折射出社会现象。

像是一把无形的枪,瞄准问题本身,并不是不针对个人。

开场前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十三邀》是逆潮流,而《吐槽大会》是顺潮流。”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而他要两个都上一上,做个风险对冲。

上来就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相较于《十三邀》枯燥的对谈,《吐槽大会》是在这个过渡消费时代里孕育而生的娱乐节目。

其意思很明确,逆潮流而上不一定就好,而顺潮流而下也绝非不妥。

两者之中和,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最健康的步伐。

吐槽薇娅那一段。

许知远给出了拜物教的概念。

“这是一个被物占据的世界,而我们的精神世界无处附着。只能投靠这样一个消费世界。”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准确地来说,可怕不是精神无处附着,而是我们的欲望无形中被转移。

由“内”向“外”转移,由高深向肤浅转移。

其后果就是人们变得不喜思考,只愿娱乐。

音乐也好,电影也罢,亦或是喜剧艺术。

卖座的、出圈的作品,往往都是空瘪的套子镀上华丽的外表。

里面的东西不重要,外面“好看”即可。

久而久之,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畅谈理想与文学,连文艺青年都变成了贬义词。

正如马思纯在台上傲慢地说出这句:

“这个时代还谁还要当文艺青年。”

许知远吊打李诞,知识分子骂人果然刀刀致命

 

这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一个向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妥协的时代,一个被物质占据的娱乐时代。

而许知远的逆流而上显然无力抗争,所以他来到《吐槽大会》。

用一种供别人消费的方式来抗衡,谈论着文学和哲学。

虽然他只是拿到了普普通通的149分。

虽然观众根本接不上他的梗。

但是至少他是《吐槽大会》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谁在“杀”死许美静?

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

魔音三太子

万般皆苦,唯茶酒相伴

文章数
1044
阅读量
363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