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音乐猛料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坚持自我

大家好,我是熬夜三分钟,赖床两小时的果酱君。

五一假期,不能阻挡我对工作的热爱。

在家写了一上午稿(睡了一上午觉),同事小马发给我一条关于马頔的抖音。

这是他在《我是唱作人2》,淘汰赛后,说的一段话:

我写《南山南》那种歌,说实话分分钟写出来。

不用一星期,三天,《南山南》好写,太好写了。

为什么我不写了?

爷们要脸…

马頔地道的京片儿,让我感受到了。

一个北京爷们的三分傲气。

还有,一个创作人的七分豪气。

撕掉民谣歌手的标签,他还有更多可能性。

六年来,他一直向所有人介绍不一样的自己。

 

1

《我是唱作人2》第二季,马頔淘汰了。

成为这个舞台第一个离开的唱作人。

一首《是首俗歌》,娓娓道来,揭示了一个文艺青年的心声。

听完后,孤独感油然而生。

就像午睡醒来,黄昏已至。

落雨人稀,在黄昏惊醒,你听听风吟来…

马頔没有赢得比赛,却感动了所有人。

这些慢悠悠,轻飘飘的词跟调,将一个过来人的空虚、无助,刻画得淋漓尽致。

或许,在竞技舞台上,大声地唱情歌,会比平淡地唱自己,更吃香。

它能让一场音乐节的很多姑娘落泪。

但在创作人舞台上,就显得无力了。

马頔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但内心飘荡着的那句“爷们要脸”,让他选择了安静地唱自己的歌。

GAI 周延说:我想对马頔说,你没输。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同样个性张扬,坚持做自己的 GAI 周延,听懂了马頔。

回想第一季,马頔唱《是首情歌》时,无数网友纷纷说:

啊!听完后想恋爱了。

这首歌写于两年前,当时他还有爱情。

在网易云《是首情歌》热评里,还有一条马頔的留言:“我和前女友各写了一半,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歌很直白地表达了,对恋人浓烈的爱意。

还是很喜欢你,像八月潮湿的海风,热烈的不能呼吸…

两年过去了,昔日爱人成为故人。

马頔的爱意,没有消怠。

通过歌声,它感动了无数人。

现在,也不会有多少人再说,他是民谣歌手代表人物之一。

大家会说,独立音乐人马頔,真的很棒。

在《我是唱作人2》最后致辞中,马頔呼吁大家关注,那些在地下埋头干的年轻人。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这句话送给大家,也送给他自己。

为了塑造不一样的自己,不活在《南山南》的旧梦里,他熬过了无人问津的“埋头干”岁月。

 

2

2015年,张磊唱火了《南山南》。

在《好声音》的舞台上,张磊说了一句,民谣像小米粥一样,直接、简单,温暖你…

一时间,所有有故事的人,都爱上了民谣。

大家开始听《南山南》。

餐馆里、理发店里、咖啡馆里,随处可听,仿佛整个城市都在单曲循环这首歌。

马頔自己都快听吐了。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几乎所有人都会哼两句: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

《南山南》太火了,火到大家对他的其他所有歌都充耳不闻。

像曾几何时的赵雷,笼罩在《成都》的光辉下,其他作品都黯然失色。

《南山南》虽然火,但真的好么?

至少马頔不那么认为。

他现在听来,觉得这首歌言之无物,太过矫情,是年少时,激情过剩的产物。

一次音乐会现场,粉丝们都喊:唱《南山南》吧。

他回应了一声:就不唱。

写《南山南》,已经让他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了。

这就够了,没必要再消费这首歌了。

不断进步,是最好的人设。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六年前,他年少轻狂、叛逆十足。

六年后,他温柔笃定,古井不波。

有人告诉他,你写南山南,你就能赢比赛。

他却说,爷们要脸。

当时的心态唱当时的歌,今天的阅历唱今天的歌。

马頔的每首歌,都见证了他的一段路程,也见证着他的一次蜕变。

《南山南》,不是他的巅峰。

只是开始。

 

3

《我是唱作人2》,让马頔吸纳了新一波人气。

郑钧老师说了一句话,他像我年轻那会的文艺青年。

老一辈玩摇滚的,郑钧、窦唯、许巍、崔健,都有这样的信仰。

不必过分多说,自己清楚,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马頔显然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他挥一挥手,告别了南山。

2017年,他跟文雀乐队合作,推出了新曲《大雁》。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多愁善感、自怨自艾的那个少年。

取而代之,是一个踌躇满志、潇洒不羁的青年马頔。

文雀乐队,由几个北京青年组成。

一群北京大老爷们,在一起喝喝小酒,侃侃大山。

喝开心了,写写曲,唱唱歌。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两种不同元素碰撞在一起,这是马頔的一次全新尝试

现在,人们谈到国内后摇,都会想起《大雁》。

不畏天阔谄媚神仙,一人之间山水江湖。

在后来与云雀同台演唱时,他唱了《大雁》。

台下的很多观众,不能接受。

这可是马頔,赫赫有名的“民谣诗人”啊。

怎么可以不唱民谣呢?

他厌倦了自己,被摆在某个位置,只能做某些事。

那时候,很多人讨厌他,说有他的地方,就不会去。

可是马頔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怼天怼地怼喷子的愤青了。

他勾起嘴角,笑着说说:我因民谣而红,最开始演出也偏民谣化,所以大家更容易接受我是一个民谣歌手。但我其实对民谣的理解,还相差很远,我写,不代表我喜欢,我想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我。

嫌《南山南》太矫情的马頔,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在这个舞台上,他做到了。

离开时,马頔长叹了一声,完事,回家。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一个没把输赢太当回事,用说故事心态去唱歌的北京爷们,将一腔真情馈赠给观众。

上台唱歌,下台回家。

演出和生活一样,不需要矫情,媚俗。

告别时,只要挥挥手说声“走了”,就已足够。

从“民谣诗人”,到独立音乐人。

他偶尔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认清了从前,看清了以后。

并遵循着内心的呼唤,坚定地走下去。

马頔,你终于不用再唱《南山南》了。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357
阅读量
608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