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热这次新歌,吴亦凡的团队早早就放出了wuli凡凡的古装定妆照。
为新歌减肥的诚意还不够,新歌MV女主更是请来了日本当下最火的星二代木村光希来饰演。她的父亲就是被称为“大神”的木村拓哉。
与其说是mv,不如说是一部微电影。因为这个mv时间太长了,有16分钟。
这一套下来,谁都能看出这次新歌准备之精心,物料之丰富。
然而,作品发布后的评价并不如预期。
很多人评价不好听。
更有部分人评价,硬拗出来的歌词加现代rap,这根本不是中国风。
16分钟的微电影也被诟病剧情尴尬,滤镜奇怪,气氛一点也不中国风。
甚至有人觉得:就是因为中国风的主题大家不好随意指责评价,吴亦凡才会拿来用的。“中国风”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那什么才算是中国风呢?果酱君很好奇。
然而等果酱君调查了一圈发现,中国风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
因为,不同时期的人对中国风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对于从小就看TVB剧与香港电影,与最初一批的中国风爱好者来说,中国风就是每天电视里播完金庸剧放的片尾曲。
那个时候的作词人会更偏向按照传统写诗词的方式,遵循平仄来写。
这个时候的代表人物是词曲人黄霑。
“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城随浪只记今朝。”
这样妙绝的句子是黄沾本人写的。
配上金庸笔下的策马奔腾,红尘飞扬的情结,就是华夏土地才会有的江湖。
与这首歌相似的还有经典的97版《天龙八部》主题曲《难念的经》。
这首歌的作词人是林夕。
黄沾与林夕都就读于喇沙书院,接受过最传统的国语教育,填词作赋是非常基本的技能。
与后期仿古的中国风相比,这两位的作品本身就是中国古典。
对于几乎所有80后90后来说,中国风就是周杰伦,方文山引领的有中国元素的流行歌。
这个群体对吴亦凡的作品十分挑剔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听中国风的时候,中国风是主流。
1999年,陶喆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他就将晚清流行的小调融合进R&B曲目里。
据说,这是周杰伦最爱陶喆的一首歌。这首歌也给予了他新的创作灵感。
一年后,周杰伦的第一张同名专辑横空出世。这张专辑就包含了一首周式中国风歌曲《娘子》。
从此开始,周董就保持了每专必有一首中国风的习惯。
《刀马旦》,《发如雪》,《霍元甲》,《菊花台》,再到《青花瓷》登上春晚舞台,中国风从一个比较小众的风格,慢慢发展得越来越受欢迎。
也有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尝试中国风,到2003-2008年,中国风创作进入了一个爆发期。
林俊杰的《江南》,王力宏的《花田错》,胡彦斌的《潇湘雨》,似乎不发中国风,你就不算华语音乐圈叫得上的男歌手。
甚至有的歌手出道就是中国风的作品,并因此大火,例如许嵩。
这个时候的中国风有什么特点呢?
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词人方文山的话来说,就是在现代流行乐里融合中国古典元素。
这个元素可能是几种传统乐器,也可能是传统戏剧唱腔,亦或者是歌词里包含了古韵的词汇。
整体是新的流行乐,但古典韵味一定要有。
对于玩转b站,网易云,yy语音的年轻一代来说,中国风就是古风。
对于这代群体,如果现在想要去找中国风作品去哪儿找呢?
去b站。
在b站搜索古风,挑两个视频看完,就能知道时下最新的古风作品了。
这里面甚至有不少火出圈的作品,例如花粥的《盗将行》,音阙诗听的《芒种》等等。
这些古装影视剧剪辑视频的播放率动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作为BGM古风曲也是网易云里的热门歌曲。
但是,这些古风作品也面临着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大面积抄袭的问题。
以古风歌手花粥为例。
先是被大学教师指责歌词有语病,逻辑不通顺,后就被爆出多个作品抄袭,甚至其中一个作品通篇照抄俄罗斯红旗歌舞团的《妈妈要我出嫁》。
然而仍然有很多粉丝表示,古风作为中国风,需要咱们发扬光大,并给予古风一些宽容和理解。
以上都是不同听众对中国风的认知,那对于专业音乐制作人,中国风是什么呢?
对他们而言,中国风需要具有“三古元素”:古诗词,古唱腔,古调式。
调式多为宫调式,宫商角徽羽的宫。
对于大部分听众来说,宫调是什么肯定听不出来。
那就相当于,听众没有什么评判标准,你觉得是中国风,那就是中国风。
在没有清晰标准的状况下,中国风不断变化着,也发展着。
俗话说,流水不腐,有变化的风格就不会死。
所以吴亦凡的新歌算不算中国风呢?
但对于喜欢他的粉丝来说,这就算。
五月天 | 一起乐队吧 | 张钰琪 | 洪一诺 | 金马奖
王源 | 周震南 | SHE | 白举纲 | 陈奕迅
By2 | 周杰伦 | 红花会 | GAI | 钱正昊
本文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编辑 Editor | 阿牙
排版 Typesetter | 果酱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