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音乐猛料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中国风不是各种矫揉造作,刻意讨好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大气磅礴,道尽梁山好汉们的豪气万千;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头”,朴实野性,充满西北汉子的荷尔蒙气味;

“咿——呀,一剑飘飘,一声笑傲”,快意恩仇,挥洒出一个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

你知道这些经典影视剧配乐,都是谁写出来的吗?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还有陈凯歌《霸王别姬》的荡气回肠;

周星驰《大话西游》的愁怨苍凉;

张艺谋《活着》的悲悯众生。

以上所有的神级配乐,都出自一人之手。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他,中国的影视剧将黯然失色。

他就是赵季平。

全国14亿人,起码有10亿人听过他的作品,但知道他名字的人却寥寥无几。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的革新开始,他就带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他先后与几十位影视导演合作,为数百部影视剧创作出无数带有民族情节和时代精神的经典音乐作品。

那个年代,如果你想拍一部具有中国魂的牛逼电影,那肯定第一个就得去找赵老师。因为他是为数不多能把中国民族音乐,真正配出磅礴之意的音乐家。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张艺谋说,“谈及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不能不说到赵季平,他代表了这个阶段的电影音乐,他是这个时期的里程碑和巨匠。”

他的音乐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崛起,而与电影的结缘是从1983年的电影《黄土地》开始的。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左起张艺谋、赵季平、陈凯歌

 

“我们是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摄制组的,这是我们导演陈凯歌,美工何群,我是这部电影的摄影师张艺谋,咱们是老乡,我也是西安的……”

某一天的下午,张艺谋带着陈凯歌敲开了赵季平的房门。

他们想找一个年纪相仿,艺术追求一致的人为电影《黄土地》作曲配乐。也就是从这时侯,他们开始了持久的艺术合作之路。

1984年的1月2号,他们一行几人坐着一个四面透风的面包车,下到陕北采风,走村串户,这一呆就是一个多月。

睡着土炕,盖着又黑又臭,还长满虱子卵的被褥,不仅没让他们受挫失落,反而内心兴奋,满脑子都是《黄土地》的艺术和追求。

赵季平在《黄土地》中大量使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元素,来传递表达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走向。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片中翠巧送顾青走的镜头,一曲黄土地放歌,人声的独白,以风为伴奏,苍凉悠长。

在苦难面前,人们往往无言,而信天游或许是那对命运不公的嘶吼和宣泄。

《黄土地》中的音乐和歌曲之多,在当时也实属罕见,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电影,甚至还被人看做是一部西部音乐片。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1987年,张艺谋拿着《红高粱》的剧本来找赵季平。

两个西北汉子,一拍即合,在艺术取向上讨论了一下午。

赵季平以榆林采风时听到的充满泥土风味的打夯歌为基础,写出了《妹妹大胆往前走》这一土匪情歌,直白粗犷。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高粱地”的经典场景音乐还首次使用超常规的做法,大胆启用了36支唢呐模拟人生呐喊,4支笙排列成音团,构筑出具有交响乐特性的音响造型,在艺术上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一做法在当时可是史无前例的。

虽然被赵季平的老师称作是“胡闹”,但跟电影画面结合之后,那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野性,让人震撼因之发抖。

还有影片中野蛮热烈的《颠轿曲》和奔放洒脱的《酒神曲》把生命的欲望和原始,人热烈狂野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红高粱》里配乐与电影融合之完美,可以说是赵季平音乐最民族,最个性的一次呈现。

这部张艺谋的处女作品一出,就拿下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此后他与张艺谋导演的合作更是日出不穷,《菊豆》中的音乐以空洞悠长的埙音,营造出染坊恐怖阴森的气氛,表达了人物在伦理和情欲中挣扎的微妙情绪,与人性的压抑。

使用京胡孤苦凄凉的音调,女声的哼鸣,京剧的“过门”等元素,塑造出一种阴森幽怨气氛,刻画出《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女人们的无奈命运与悲凉归宿。

《秋菊打官司》中,赵季平更是大胆,剧中几乎没有太多唱词和配乐,寥寥几声陕西碗碗腔的节奏和几次老人的呼喊与月琴弹奏穿插剧中。

配合着秋菊一次次的上告,老人的呼喊声就像是落后的乡村文明对现代法治社会的一次次虚弱的抗衡。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活着》里悲怆的板胡和高亢的秦腔交叉出现,把苦难之中小人物富贵起起落落的一生推进下去,把时代的混沌和普通中国人的隐忍演绎的入木三分。

虽然无力与时代和命运抗衡,但还是要活下去,活着,不妥协。

赵季平的电影配乐一直植根于咱们中国的民族器乐和民族文化之中。

他的音乐总透出一种深入生活的美学思想,不会高深得让人听不懂,特别接地气。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在艺术上,我与民族音乐的血脉贯通了;在情感上,我与普通百姓和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我知道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这些情感成为我所珍视的,并且在我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赵季平与陈凯歌后来完成了《霸王别姬》这一华语电影史上的奇迹。

赵季平的配乐更是超越音乐本身,进入电影叙事的高度。

大家都只知李宗盛为电影写的《当爱已成往事》,但剧中程蝶衣和段小楼的大量京剧唱段,共有四十多段配乐与情节水乳交融。

这些都是赵季平的杰作。

一个幕后英雄。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为了深度的描绘人物性格,他曾两易其稿,配乐中像潮水一样起伏的交响乐,和用来人物内心刻画的京胡的不同调性,代表了人物思想和时代之间的碰撞。

《霸王别姬》中丰富的精神内核、高超的艺术技巧加上这一系列绝妙的声画组合,更是让这部史诗级巨作至今都无法超越,成为华语电影的巅峰之作。

有人曾这么形容中国第五代导演:十年忧愤,四载攻读,而后一泻千里,能不令“六宫粉黛无颜色”?

赵季平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一系列导演的合作碰撞,创造出中国电影的一代辉煌。

他们关注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用艺术来观照现实社会,他们的电影有生命,有张力,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左起陈凯歌、赵季平、张艺谋

 

正如陈凯歌所言:

“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言语一丝一缕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谈起为《大话西游》的创作很有趣。

那时赵季平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配乐大师,初次看到剧本的他差点崩溃,觉得故事过于离奇,蹩脚,但他还是决定到片场一看找找感觉。

结果更加令人崩溃……

“去的时间正在拍在牛魔王体内斗殴的那段戏,片场到处挂着五脏六腑,肠子,非常恶心。”

直到创作结束之后他还是觉得这电影莫名其妙,所以没有让人署名。

不过阴错阳差,赵季平的音乐还是成就了《大话西游》。

赵季平在卢冠廷《一生所爱》的基础上,加入陶埙,二胡,萧等民族器乐,给《大话西游》增添了一丝古典的味道,提升了整个影片的艺术质感,让影片跳脱出红尘俗世的爱恋本身,带有一种更广袤的空间感和格局。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芦苇荡》用埙和琵琶演奏,为至尊宝和紫霞的爱情注入一种穿越时空的苍茫和厚重;

《西天取经路遥迢》开头笛声的悠远,二胡的缓慢推进,给人营造出浓重的悲情色彩;

《漫天神佛闹悟空》密集的鼓声,断续的铙钹,局促紧张的旋律,让人产生焦灼烦躁之感,把悟空的两难挣扎体现的尤为强烈。

不过他个人不太喜欢戏谑的《大话西游》,这不同于他以往反映民间悲苦的严肃电影的艺术创作,也没太在意。

谁知道后来《大话西游》被年轻人狂热追捧,还变成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文化现象。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说到他的电视剧作品,最被人熟知的应该就是央视版《水浒传》里的那首《好汉歌》了。

加上剧中大气庄严的《公道在人间》、婉约柔情的《渔家傲》、奢靡华丽的《宫廷舞彩》、悲凉愤懑的《林冲夜奔》等众多插曲,完整的呈现出了旧时绿林好汉的别样风采,真的首首经典。

《水浒传》里群像式的音乐是赵季平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最为集中的一次展现,充分显示了他对民族音乐和艺术乐器的融合度和包容性。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赵季平的父亲赵望云是著名的长安画派创始人,家里艺术氛围浓厚。

从小生活在西安的他,是听着秦腔,吃着羊肉泡馍,看着碑林博物馆里历代名家的墨迹,爬着西安的古城墙长大的。

他从小有个成为作曲家的梦,在1967年顺利考入西安音乐学院,深入学习民乐和西洋乐。

后来毕业分配到戏曲研究院里,一待就是二十一年。

期间他跑遍了关中、陕南和陕北,钻研了秦腔、碗碗腔、眉户、铜川梆子各种剧种,各种乐器。

要不是爱的深沉,谁能做到这样啊?

也正是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让他对民族文化充满了自信心,他深深爱上了中国本土的民族音乐,学会了从高厚和博大的黄土地中汲取创作灵感。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响彻九州,粗狂豪放的《好汉歌》就是赵季平去冀、豫东、鲁西南采风,将山东地方小调《锯大缸》结合河南民间音乐加以改造成就出来的。

继《好汉歌》的“满大街”、“接地气”爆火之后,赵季平又和张纪中合作了《笑傲江湖》。

在《笑傲江湖》里赵季平更注重音乐性和艺术性,追求极具内涵又富有想象力的效果。

歌曲《笑傲江湖》开头刘欢的一声“咿——呀”仿佛剑光一闪,揭开了一个风雨飘摇的武侠世界。

刘欢部分的逍遥洒脱和王菲部分的凄婉清幽,一刚一柔,形成对比,将令狐冲和任盈盈这对江湖眷侣的深情娓娓道出。

《人心无穷大》把令狐冲和岳不群比武时的凛然大义演绎的鞭辟入里。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笑傲江湖》里刘欢独唱在上,合唱队固定音形在下的勇敢尝试,还有男女声截然不同的演唱风格在播出之后却颇受争议,毁誉参半。

人们说“这是一场蚊子和大象的对话”,那时的人深受港式配乐的“荼毒”,哪能接受这些啊?

所幸时间是检验艺术的最好标准,现在看来赵季平版的《笑傲江湖》比吕颂贤版音乐上更有金庸小说里江湖的味道。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白鹿原》、《大宅门》、《乔家大院》……

他的作品中流淌着民族的血液,充满民族情怀和民族气质,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风,真正中国本土的音乐大家。

《新闻联播》在 2015年报道了赵季平,专题名字叫《赵季平:我的音符生长于泥土之中》。

能让《新闻联播》花1分多钟介绍一名音乐人,他也真是够硬的!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在节目里,他先给大家普及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文字谱。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他说,他有21年的时间,是和民间艺人泡在一起的,生命中,血液中,流的就是对民族音乐的敬畏和喜欢。

他要写出用我们中国的母语,和世界对话的,有技术含量的好作品。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赵季平确实做到了,他让中国传统民乐在国外大放异彩。

日本音乐大师武满彻生前曾对后辈说:“赵季平这个中国人,你们要注意他!”

武满彻的地位,怎么说呢,有人说他是唯一可以与那些欧洲大师们匹敌的东方作曲家。

他的作品几乎影响了日本所有的后辈。

久石让曾直呼,“我们应当摆脱武满彻老师的阴影”。

2000年由武满彻推荐,柏林爱乐在“夏季森林音乐会”上演了赵季平的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叙事曲《霸王别姬》,时间长达20分钟。

欧美乐团“等级森严”大家也知道,想要他们演奏中国作品十分不易。这次演出的柏林“瓦尔德尼森林剧场”,也是所有音乐名家们的梦想之地,谁都想在这里演上一回。

中国音乐在国际上一直不受重视。这次演出充分代表了国际乐坛对中国作品、中国作曲家的认可。

赵季平,够硬!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写这篇文章,除了想让赵老师被更多人知道,我还想说,现在总有那么一大堆伪中国风歌曲,不讲逻辑,狗屁不通。

曲风雷同,几个简单和弦翻来覆去,意象割裂且空洞。辞藻堆砌起来,几句古诗词硬拗,没有精神内核。

中国风可不是各种矫揉造作,刻意讨好。

听听赵季平对于中国民族乐器的运用,提升提升咱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记住,中国风不是文艺范,不是小清新,它是有魂的,中华民族的魂。

用音乐成就张艺谋和陈凯歌,这位大师连《新闻联播》都来点赞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谁在“杀”死许美静?

音乐猛料

音乐猛料

滚君

我是七八点钟的太阳!

文章数
2260
阅读量
577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