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这个周末,近段时间最火的节目——《乐队的夏天》,正式收官。
有数据统计,追这档节目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80后到95前,年龄大概在30岁前后。
其中有不少人都是从十几年前,就开始听新裤子、痛仰他们的歌,而如今这些乐队亮相综艺节目,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疯狂喜欢他们的时候。
莉莉安跟滚君开玩笑道:「这个节目让我们这些青春不再的人,被迫营业」,回到了当年追星的时候。
在网络发达的新时代,年轻一代他们打榜、应援、做数据,各种花式追星。
而我们当年喜欢一首歌,或者喜欢一个歌手,并不是用冰冷的数据来衡量,是那些发黄的海报、笔记本上字迹模糊的歌词、被岁月抹掉漆的Mp3、甚至坏了一边的廉价耳机。
这些应该躺在垃圾桶里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却弥足珍贵。
时光拉回到更早,在那个手机还不普遍,Mp3还未问世的年代,似乎每个人的书包里都有这样的笔记本。
里面贴满了5毛钱的贴画,蹩脚的字迹布满了笔记本的每一页,密密麻麻全是手写的歌词。
所谓流水的歌星,铁打的歌词本,一笔一画皆有温度。
那个时候追一部剧,迷上男主角唱的主题曲,会忍不住每次早早守在电视前,左手拿着小本本,右手拿着圆珠笔,对着片头曲神速般的抄下歌词。
当年追《海豚湾恋人》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死守着每一集电视剧的片尾曲,才抄下张韶涵的这首《遗失的美好》。
记得当年我最喜欢的女歌手是她,每次学校小卖部有新的贴画出来, 都会第一时间去买。
一张A4纸大小的版面,有一寸两寸三寸不同大小的贴纸,背着爸妈贴在自己房间的各个角落,书桌、台灯、床头,甚至会偷偷贴上学校课桌、语文课本、以及生了锈的铅笔盒上。
除了贴纸,海报也是我们追星的途径之一,前不久去外婆家的老宅探亲,看到表哥表姐房间里的海报已经泛黄,纵使现在他们已经结婚生子,但是墙上的海报却怎么也舍不得撕下来。
看到这些发黄的海报,想起了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追星的那些日子,偷拿他们的歌词本,然后一首首抄下来跟班上的同学炫耀。
当年第一次听周杰伦的歌,就是偷拿了表哥的磁带,19年前JAY同名专辑,至今我还记得A面的第一首《可爱女人》,因为表哥喜欢的女孩最爱这首歌。
后来每次听完都会小心翼翼倒回原来的位置,有时候一不小心卡带了,吓得立马跑回房间翻出铅笔一圈一圈的倒回去。
那一年还未到青春懵懂的年纪,也会学着大人的口吻,在日记本上写下:「情歌被打败,爱已不存在。」
- 02 -
再后来,听磁带已经不是一件稀罕事了,班上的同学已经陆陆续续有了MP3,「喜欢」也变得更丰富起来。
2006年夏天,我整理出了家里所有的磁带,大多是张韶涵、SHE、林俊杰、还有在表哥那抢过来周杰伦,足足装满了一大箱子,连同那部用来听英语听力的步步高复读机,一起卖给了小区楼下收破烂的大爷。
卖掉这些之后,立马跑到以前经常去买磁带的那家钟表店,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MP3,我至今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家钟表店干着音像店的行当。
也许是为了多赚一笔钱,也许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不管怎样印象中钟表店的老板,是个好人。
记得在当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下载歌曲只能去网吧,当时学校门口的网吧,下载一首歌收费2毛,如果一次性下载100首歌,就是20块,对于一天零花钱只有5块钱的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奢侈。
钟表店的老板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免费送我们下载机会,只要在老板准备好的卡片填写一位最喜欢的歌手,并且完整的写下十首他的歌曲,就会获得十次下载机会。
我每两个月都会跑去钟表店更新一次歌单,大多数都是从同学的mp3中淘来的新歌,那会儿又没手机,没办法记录歌单,只能一首一首抄在练习本上。
解决了下载歌曲的问题,接着最让人头疼的是没钱买耳机,5块钱一副耳机,不超过一月另一边就坏了,只剩下残枝败柳。
当年老版的MP3没有外放功能,没有耳机播放器就等于报废,为了能买一副好耳机,我甚至不惜去跟钟表店老板赊账。
那会儿韩流已经兴起,班上很多同学开始迷上了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后来我MP3中的歌曲也慢慢被他们替代。
记得当年,路过隔壁班的走廊,无意中看到靠窗户边上的女孩桌子上,白色的涂改液写下的「东方神起」,我像是找到了知音般,兴奋不已。
后来我鼓起勇气给她写了张纸条,交换了QQ,甚至我们还每天写信,只要喜欢东方神起,我们就是好朋友,至今想起来觉得还挺不可思议。
- 03 -
再后来上了高中,大家人手一部诺基亚,当年新潮的MP3播放器反倒成了压箱底的老古董。
网络也变得通达,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在学校广播站听到喜欢歌手的新歌。
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会传染,高中之后,我跟表哥一样变成了周杰伦的歌迷。
2010年,杰伦的《跨时代》发行之后,整个夏天校园里都环绕着《爱的飞行日记》的旋律。
当年和闺蜜就是因为喜欢周杰伦才成为好朋友,她会在我生日的偷偷跑去学校广播站为我点一首杰伦的《超人不会飞》,会在夏天的傍晚递给我耳机的另一半,然后趴在教室的走廊上听着《晴天》。
现在想起来,那些年,我们那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的杰迷,那些岁月现在想起来是有温度的,甚至是有味道的,像是夏风吹过一阵阵香樟树的清甜。
2014年,表哥带女朋友去了周杰伦的演唱会,那天他在朋友圈写到,终于和最爱的人一起听了一场杰伦的演唱会。
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听杰伦的演唱会,这也是高中时期,我们几个杰迷的共同愿望。
我们约定,以后一定带着自己最爱的人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在自己的婚礼的上放周杰伦的歌,甚至连放哪几首歌都想好了。
我们这群人中,闺蜜是最早结婚的,2019年初,她的婚礼上《简单爱》的旋律响起,那一刻真的热泪盈眶。
婚礼司仪说,新娘一定很是个杰迷,当时我作为她的伴娘,还有台下坐着的当年一起追杰伦的那些同学,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们都喜欢」。
只是后来,我们长大了。当年的热血和青春也停留被封存在记忆中,看到现在的00后在微博向自己的偶像示爱,朋友圈分享自己偶像的歌,也会笑他们幼稚。
但有时候偶尔整理旧物的时候,看到MP3上磨掉的漆面被同色的指甲油遮盖,盘面已经泛黄的Jay同名专辑,还有那只坏了半只的耳机线,不禁又想起了当年的岁月: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
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