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乐媒体这么久以来,滚君前前后后采访过不少人。
听年轻音乐人说他们的创业故事,我常常感受到蓬勃的热血,听摇滚老炮回忆峥嵘岁月,也会有感于他们的情怀。
但,前些天我认识了一位前辈,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紧锣密鼓的采访后,我只感受到两个字——
“舒服”。
他不是一个健谈的人,却每一句话得体,充满了修养。他资历很老,却不会倚老卖老,相反心态相当年轻。
所以,我愿意给他下这样一个定义——“会聊天的人”。
他身上的自知、清醒、自律,在当今时代濒临绝迹,所以我希望能把和他的对话记录下来,写到这篇文章里。
他是子曰秋野。
(一)
秋野有首歌叫“人生如酿”,着一“酿”字,境界全出。
子曰《人生如酿》,视频来自降噪
而事实上,如今的他也确实配得上这个“酿”字——
年过不惑,九蒸七取。
约莫三十年前,秋野还是一个刚刚接替父亲,在事业单位做勘探测量的普通工人。
日子不算好,也不算坏,无所谓挣扎或者坚持。
但秋野说,那个年代,是有江湖的,江湖上的剑胆琴心、快意恩仇,是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的。
于是他带着一颗不肯安分的心上路了,等待他的是,跟随大篷车的四年生活。
一辆花哨的大卡车,一堆陈旧器材,一群载歌载舞的流浪者,行走江湖,浪迹天涯。
雷霆雨露,具是天恩,那段日子在秋野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钱不钱从来不是目的,安定的生活也未必是灵魂最好的归宿,人只活一辈子,如何生活,都是自己的事。
这就是他玩乐队的初衷。
1994年,北京东村,子曰乐队成立。
不过先别着急,距离他们在名震京城之前,这班年轻人还有好几月的苦头要吃——
为买乐队的设备他们花光了七万块积蓄,穷得快当了裤子,过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直到那年年底,北京迪厅的一场聚会上,命运还是眷顾了他们。
崔健、魔岩三杰、鲍家街43号、零点,还有当时不太知名的子曰均悉数到场。
崔健曾在电视节目里回忆95年认识秋野的场景,他面露惊喜地说:
“秋野,二十年前你哪来这么多怪点子!”
这支将摇滚乐、民间长调、戏曲、相声等多种艺术信手拈来的乐队,给崔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崔健二话不说,一周后签下了他们,并着手制作第一张专辑。
对此,秋野也颇有一点得意,他说:“少年得志,一出场就和老大混上了。”
(二)
虽说自称在“混”,但其实上,秋野是我见过对于音乐最为苛求的音乐人。
他跟我说,行走江湖,不想成为商业市场的傀儡,也从不Copy别人的东西,这是原则!
初听他的歌,你可能会笑,因为子曰的歌里有太多的戏谑,又是讲段子,又是恶搞曲艺,不亦乐乎。
多听几遍,你可能会听出更深层次的态度,他并不是个逗你发笑的丑角,而是在带领你笑尽天下可笑事。
笑声背后隐藏着敏锐的观察和尖锐的批判,嬉笑怒骂皆是音符。
再听下去,你还可能会听出,在坚硬态度的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悲悯,既有对私我的,也有对世相的。
滚君想说的是,有时突然听懂了子曰某首歌的含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我犹记得他在“中国之星”上演唱的那首《相对》,在这首歌的无数个版本里,节目里的演绎未必完美,而且秋野嗓子过度疲劳,在现场听得非常真切。
但我还是希望能跟大家分享这段视频,因为我听出了——
“真诚”。
子曰《相对》,视频来自中国之星
这是滚君听过最深情的摇滚乐,我曾误以为这首歌是唱给情人的情歌,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但望着台上声音失常、捂住胸口,闭目吟唱的秋野,你会突然看清,歌里唱的原来都是他自己——
也许自己生而为人,并不完美,可能会被自卑和虚荣撕扯,也会为欲望和野心感到抱歉。
所以他唱:“我知道你也有过,同我一样样的梦,你也知道我直到现在,还在痴痴地等,也罢。”
所以他对滚君说:秋野什么都不是,秋野应该只是个好人。
(三)
在前不久的摇滚客百万粉丝发布会上,一位音乐圈的前辈说,这个时代摇滚比以往的任何时期更有机会被记录下来。
“记录”可能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在意的事。
而秋野从2006年,就开始尝试用歌曲记录这片土地所发生的一切——
一首5、6分钟的歌,盘点一整年来所有新闻事件,十二年来,从不缺席。
秋野说,这是他每年都不得不做的事儿:
“当你回望这个时代,感觉很多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它越来越有价值!”
最新完成的《2017 What’s up》,是他写的最艰难的一首,为了写歌词他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因为他要做的,不仅仅是描述时代的变化,更要反应在大时代背景下人性的真相。
“客观”是他对一系列作品的最终要求,所以你在他的歌里看不出明显的政治倾向,或者肤浅的政治观点。
但对敏感的问题,他从不回避,而是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犀利大胆、无惧无畏。
在我看来,这比为了反叛而反叛的家伙们,要摇滚100倍!
他说:“我不希望十年二十年后,当我回看的时候,我给自己留下了遗憾。”
又或者说,这些最后都会是我们活着、活过最好的证据。
(四)
这两年,除了听到年度盘点歌曲,普通歌迷很少能看到秋野露面,更听不到他的现场演出。
对此,他说,日复一日的重复演出让他厌倦,状态越来越不对,有时候甚至连歌词都记不住。
这种感觉让他面对台下的观众产生一种失责,心生内疚。
所以,他推掉了几乎所有的演出,偏安山中、锻炼和小酌。闲来还会写歌,琴声随意,却依旧充满自省、自知。
这突然让我想到了,当年发生在音乐节上的一幕——
《你也来了》的前奏提琴响,秋野和着琴声念了僧人神秀的四句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子曰《你也来了》,视频来自湘江音乐节
万丈红尘多破事,所以你我都不能看破红尘,倒不如勤于收拾内心,让自己身似菩提,心如明镜。
滚君写过很多光芒万丈音乐明星的更迭替换,也写过改变世界的不可一世的摇滚年代,但这些,在我心里,都不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要告诉你,所有的台前的灯光音箱,掌声尖叫,台下的名誉财富,香车美女,以及一切的一切,都是云烟。
先聚合成云,再消散成烟…
也许你觉得我在开玩笑,但我还是想说,因为有一件事,在我看来,比上面所有光鲜的东西都重要的多。
即,摇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度过人生。
本文配图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