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音乐猛料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毫不夸张的讲,今年是原创大年。

从年初的《歌手》开始,再到网综的兴起,无数被催生而出的好歌,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梁博、常石磊等原创音乐人不断的出现,渐渐压过抖音神曲的嚣张气焰,将「原创」二字深深印在了无数人心中。

很多人都在说,盛宴之后,必定璀璨,属于原创的春天快要到了。

是啊,滚君也希望看到这样的盛世,听到无数潜心创作的好歌,但心里总有些担忧。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大多数人不知道,早在40多年前,这样的盛世就已经在香港上演过。

那时的香港乐坛,因为两个人写了一首歌,打开了粤语的新纪元,一改翻唱为生的窘境。

巅峰时,一群人前赴后继,让粤语歌攀上主流,差点改变了世界。

40多年后,人们再次提起香港乐坛,心中想起的还是翻唱日文歌,言语中掩饰不了失望。

滚君知道,凡是被注入商业的音乐,不论在哪个时代,都不逃腐朽的命运。只不过,经历巅峰到落寞的香港乐坛,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1960年,一群爱马人士走进香港政府面会英皇。数个小时后,众人手上拿着一张特批涵,满怀大笑的离开。

他们的笑声,迎来一档叫香港赛马会的俱乐部光明正大的成立,专门负责提供赛马六合彩,也就是赌马。

那年,香港人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没过多久,赌马的到来,几乎让全民陷入赌博狂欢。稍微理智的,随手买两张玩玩而已;疯狂的,上半夜不愁吃喝,下半夜就有可能流落街头。

1965年,一个叫郑君绵的演员用粤语唱了首《赌仔自叹》,里面描绘赌博的感受,让坊间的赌徒有些羞愧。这首歌成了60年代最有名的粤语歌,但也只是小市民才听。而粤语歌真正大火,还要再等十年。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当时的香港乐坛,主流还是靠翻唱英文、日文歌。国外有啥火的,都会拿过来直接场,或者重新填上词。

就在这么密集的翻唱浪潮中,有两只乐队从中崭露头角。一支是由许冠杰担任主唱的莲花乐队,一支是由陈百祥、谭咏麟担任主唱的失败者乐队。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莲花乐队的主唱许冠杰,家里有四兄弟。老大许冠文是个才子,早年曾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当了几年中学老师。

1971年,TVB首度开办「无线艺员训练班」,许冠文跑去报了名,拿了份主持节目的工作。刚进单位没多久,他就大搞「裙带」关系。拉着刚好解散乐队的许冠杰,陪着他一起主持节目。

这叫节目叫《双星报喜》。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没想到,当真应了那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两人主持的新节目,用风趣幽默的方式,针砭时弊。再加上许冠杰在节目唱了多首流行的英文歌,不久之后,引起了全民追剧的热潮。台里一看,乖乖,竟然收视率狂飙,赶忙让许冠文为节目写首宣传曲,趁势扩大影响力。

于是许冠文就把自己当年游历美国,返回香港时的心情写了出来,交给许冠杰谱曲。

1972年4月14日,许冠杰在节目中抱着吉他,用粤语唱了首《就此模样》。

许冠杰唱完这首歌,并不被熟知。但2年后,这首歌有了另外一个震惊500万香港人的名字,是《铁塔凌云》。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许冠文和许冠杰一战成名后,由大哥带头,拉上另外两兄弟,四人一起征战影视圈。

70年代,香港影视业发展迅速,很多电影为了加大宣传,都会从主题曲着手。比如顾嘉辉为电视剧《啼笑因缘》写了首歌,郑少秋也在《烟雨蒙蒙》中唱了首主题曲。

当时,许氏四兄弟合作了部电影《鬼马双星》,许冠杰顺着浪潮,发了一张同名专辑。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结果双喜临门。电影打破李小龙系列,成了票房冠军;专辑遭人哄抢,《明报》上这么报道:能买到全靠抢。

这张专辑10首歌,全是粤语歌,其中有6首歌是原创。香港人在其中听到那首《铁塔凌云》,心中想到的是当下的无奈与深思:

俯首低问

何时何方何模样

回音轻传

此时此处此模样

何须多见复多求

且唱一曲归途上

连许冠杰也没有想到,这首歌竟然就此打开了一个粤语的盛世。

一批又一批才子涌现:黄霑、顾嘉辉、胡伟立、雷颂德、庄奴、刘卓辉……

一位又一位歌手名闻遐迩:罗文、甄妮、林子祥、徐小凤、郑少秋、关正杰……

香港粤语歌坛,从此走上了原创的道路。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80年代,香港粤语流行乐,迎来了百花齐放。

随着无线电武侠剧的大热,粤语歌慢慢扩散到了内地和台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83版《射雕英雄传》,在香港播出后口碑极好。2年后,武侠剧引进内地,纵然内地人不谙粤语,每当罗文和甄妮合唱的《铁血丹心》响起,也会跟着啊啊……啊。

说来也巧,就在《射雕》上映后不久。TVB见香港歌手盛行,也有意和香港电台举办的十大中文金曲典礼扳扳手腕,就搞了个十大劲歌金曲。

许多人不知道,十大劲歌金曲见证了港乐的崛起,也见证了衰败。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1984年1月28日,第一届十大劲歌金曲开始举办。从罗文到谭咏麟,陈美龄到梅艳芳,集结了香港所有的大牌。他们或是当红巨星,或是日后大火,这一夜都笑的星光灿烂。

当晚,盛宴之上,也有人独自失落。

那年,张国荣凭借《风继续吹》走红,却遗憾落选。同样失落的还有陈百强,一首亲自作曲的《偏偏喜欢你》也没被选上。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等到十大劲歌金曲办的第二年,尽管大家还会翻唱日文歌,但已来到香港乐坛的巅峰。

从1984年到1987年,谭咏麟连续4年拿下最受欢迎男歌手,在一年的时间内推出三张专辑,当之无愧的霸主。

但新起之秀,张国荣也不甘示弱。1986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谭咏麟有三首歌入围,张国荣只有一首。最后谭咏麟蝉联最受欢迎男歌手,张国荣虎口夺下金曲金奖。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从这时开始,双方粉丝各不服气,都想把奖项全拿回家,一场长达三年的「谭张争霸」正式拉开帷幕。

谁也不知道,这场代表80年代香港乐坛巅峰的争斗,受害者会是谭咏麟和张国荣。

记得有次,张国荣参加完颁奖活动,却发现车被伦粉划的沟壑交错。而谭咏麟被嘲讽「买奖」的舆论,至今都闹的沸沸扬扬。

1987年,谭咏麟率先宣布退出领奖,主动作出让步。可他这一退,却让伦粉步步紧逼。之后连续两年,张国荣连拿两届最受欢迎男歌手,都被伦粉质疑是捡来的。

最后,张国荣逼得不已,于1989年宣布永久退出歌坛。如此好的盛世,因为一场粉丝闹剧,最后变成一拒一退,两败俱伤。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当时,香港乐坛才人辈出,黄家驹、刘以达、陈百强、林夕等一批优秀创作者的出现,直接将原创推向了顶峰。

看上去,这是香港乐坛迎来巅峰序曲,实际上,早就预兆了结局。谭张的相继离开,粉丝追星却是愈演愈烈。

此时,香港娱乐圈的包装体系渐变成熟,迫使艺人影视歌三栖全方面发展。其中有四个年轻人,尤为突出。

1992年,以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组成的四大天王,开始垄断整个90年代的歌坛奖项。论影响力,甚至一度扩散到内地、台湾、以及整个东南亚。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这一步,粤语差点改变了世界。

但喜中有悲,过渡的商业,最终成了腐蚀香港乐坛的利器。随着Beyond远赴日本,率先作出反抗。还有一个现象注定了粤语歌的溃败,是原创。

1993年,张学友的《吻别》卖出了400万张,代表了香港乐坛最高的销量。可辉煌的背后,也藏着丝丝哀愁:整张专辑,只有三首新歌,其他的都是翻唱。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此时的香港乐坛,尽显原创疲态:黄霑、郑国江等老一批创作人年事已高;黄家驹、陈百强去世后,中生代创作人难扛大旗;至于新生代,满脑子都是商业。

千禧年前,香港乐坛领先台湾、内地乐坛一大截。

千禧年后,华语乐坛的大盛世。台湾这边有周杰伦、王力宏、五月天、SHE、苏打绿等人,内地也有花儿乐队、羽泉、朴树等人。而香港除了陈奕迅、谢霆锋,再难看到抗旗之人。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时至今日,站着30年后的山头往回看。促使香港乐坛走向衰败的罪魁祸首,就是商业。

2003年,一生写下两千首歌的黄霑接受采访,此时他身患肺癌,已时日不多。

记者询问他,有关华语乐坛的没落的原因。

黄霑留下七个字:其实人间尽耳聋。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如今的华语乐坛,像极了多年前的香港乐坛。

众人齐心协力,想要开启原创的盛世。但与此同时,商业化的侵蚀,整整提前了20年,商人早就虎视眈眈围在周围。

看一眼当下的榜单,劣币驱逐良币,流量大于作品,没实力的作品霸占前列,有实力的作品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有。

各种抄袭、裁剪乱象频出。以前的人写歌,呕心沥血出一首经典;现在的人写歌,东拼西凑出一首烂曲。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音乐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同样的工艺、规格、尺寸、模具。创作者的设计理念只有一个:「大众喜欢什么,就让他们听什么」。

写歌,不再是为了好,而是为了快。

那些粗制滥造的抖音神曲,有了平台的推动,潜伏在我们生活各处,让大众早已分不清什么是好音乐,什么是垃圾音乐。

这一切,大概就是黄霑辞世前说的那句:其实人间尽耳聋。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幸好,在这个商人携千万巨资征战音乐圈的关口,滚君看到的并非当年的两手一摊,或是沦为商业的附庸。而是各大网络综艺兴起,为华语乐坛注入原创的生机。

不仅如此,同样在做此事的还有真正原创音乐人,周杰伦是一个代表。

前不久,滚君得知周杰伦即将成为原创召集人。

并将在7月13日的OPPO Reno造乐节上,与郑钧、陈粒、好妹妹乐队一起,为缺乏平台的原创音乐人提供机会,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此次OPPO Reno造乐节举办,就是要肩负起为原创发声的责任。

在现在这个全民追求流量的档口,人人都在想方设法的包装音乐,牟取利益。

正好需要有人站出来给予大众警醒,去集结所有原创音乐人的力量,去开辟一个新的原创环境,去推动这个原创力匮乏的市场继续往前走,让华语乐坛更进一步。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另外,这里整合了华语乐坛的资源,即将出炉一份集结权威音乐平台、资深原创音乐人和大众票选的原创音乐榜单。

从最基本的音乐品味着手,让大众仔细听听,到底什么是经典金曲,什么是粗制滥造。

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推动原创,不是说着玩的。

谁说香港乐坛只会翻唱日文歌?那是你没见识到他们的厉害…

写到这里,滚君下意识的想到,为什么短短40年,香港乐坛便从崛起走向落寞?

其实无非就是,在商业的侵蚀下,新老一代青黄不接。老一辈逐渐离去,新一代失去了潜心创作的环境。

我们曾经见证了香港乐坛的原创力。在许冠杰的带领下,众多才子佳人前赴后继,一改翻唱英文、日文的窘境,粤语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伴随华人走向世界各地。

最终,粤语歌急转直下,因为商业的腐蚀,慢慢被时代改变,走向衰退。

今年,我们再次迎来第二次原创革命。往前看,是香港乐坛的前车之鉴,往后看,是华语乐坛的来日方长。

1990年,梅艳芳宣布不再领奖,正式结束80年代三王一后的盛况,香港乐坛开始步入娱乐化。

那年,徐克找金庸要了《笑傲江湖》的版权,拉着胡金铨当导演。又找来黄霑填词作曲,顾嘉辉编曲,最后由许冠杰在《沧海一声笑》唱到: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是啊,如今豪情依旧,就是不知还剩多少?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环境瞬息万变,我们应时刻笃定:这个时代需要年轻人,未来需要交到他们手中。

而本次的OPPO Reno造乐节,却让我倍感欣慰。滚君却看到以OPPO为代表的中国新商业力量,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原创音乐,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营造一个好环境,一片净土。

滚君相信,属于华语乐坛的第二次革命,会是原创的春天。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一首吗喽之歌,让几百万年轻人破防

有话直说

这首被下架的歌整活太狠,听完直呼中国朋克活了!

音乐猛料

摇滚客

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

文章数
1232
阅读量
1026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