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乐队:血里有风,心里有火

诗与远方 指南针乐队:血里有风,心里有火

摇滚男孩刘峥嵘

谈起指南针乐队,人们都会说到主唱罗琦,说到她未经过正规声乐教育,却穿透力十足的唱腔,说到她作为曾经中国摇滚第一女主唱的辉煌,说到她年少成名的任性,叱咤风云的潇洒。

但指南针乐队,这支能在九十年代的京城站稳脚跟的乐队,传奇的故事又怎么会少?毕竟那可是九十年代,中国摇滚的蛮荒时代。那会儿能在北京酒吧里唱歌的青年才俊,都是后来摇滚圈里的著名老炮。

和主唱罗琦因为音乐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后,指南针乐队在四年的沉寂与磨砺后,终于在1997年重新发声,推出新专辑《无法逃脱》。

此时扛起主唱大旗的人,是19岁就在工体舞台上演唱自己处女作的“摇滚男孩”——刘峥嵘。这时的指南针乐队,吉他手、键盘手、贝斯手、萨克斯乐手、鼓手、主唱,全部来自四川,成了一支货真价实的“川军”。而刘峥嵘,这个被粉丝们称为“丑丑”的男人,也被誉为新一代指南针乐队的灵魂人物。

指南针乐队:血里有风,心里有火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第一次听这张专辑时,注意力全在刘峥嵘冷峻嘶哑的唱腔上。他的声音足够粗糙,却不像鲍勃迪伦那么粗砺。在粗糙之下,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细腻的情绪,如同缠绕着树干的藤蔓。

峥嵘的声音,带给人并不是条理分明的两种感受,而是让坚实与柔软,水乳交融地合二为一,就像沧桑沾染了几分湿润。又似漂泊已久的旅客,他在每一座城市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任苍凉的风吹乱发梢,把最真诚的情感藏在火热的血液里,让身体去经历冷暖自知的生活。

在整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同名作品《无法逃脱》。如果说后罗琦时代的指南针急需一首作品来标榜自己的创造力,证明转型后的他们仍然具有出色的吸引力,那么这就是那首扛鼎之作。

如果只靠罗琦和峥嵘的嗓音,指南针是绝不会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摇滚老炮们津津乐道。他们的传奇,依仗的是所有人的才华。队内的大多数乐手,都接受过系统的科班教育。音乐旅途未能延续后,他们回到学校里成了器乐老师。即便是现在,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要胜于国内部分只会用几个和弦组成伴奏的乐队。

比如这首歌的前奏,吉他奏出清亮的分解和弦,并不复杂,也不华丽,却能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这样的魅力,恰恰离不开吉他手周笛的扎实技艺。随后萨克斯的声音,像是拉开帷幕,峥嵘充满颗粒感的声音正式登场,夺走了所有的光华。

在峥嵘的歌唱之间,还有类似古筝的弦音若隐若现,那是用电吉他精心调制的效果。这样略带古风的编曲,我在不少作品中听到过。

比如痛仰的《安阳》。电吉他伪装的曼陀林声,赋予了歌曲一丝凄美的色彩。但指南针所使用的弦音,却并未反客为主,反倒在鼓声出现之前,塑造了独特的节奏感。

“你眼中还有一团火/叫我不知道该如何/我试着从你的眼中逃脱/可心中还想把你挽留/不知不觉 不知不觉/已被你看透”在歌曲的开头,峥嵘就直接表达了这首歌曲的主题:自己囿于过去的某段感情中,还未彻底逃脱。再度与挚爱见面,眼神交汇间,彼此看到的,都是仍然炽烈的爱。余情未了之时,他还想张开怀抱,让一切回到从前。

这毫无掩饰的抒情,清澈坚贞的坦诚,让峥嵘的演唱,融入了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在这个流行复制、诗性丧失的时代,一位歌手在作品中浇铸的真诚,只能被听众用同样认真的热爱找到。这就是为什么多年以后,峥嵘和这支指南针、这张专辑,如此被人们怀念。

我相信峥嵘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一定被某段刻骨铭心,随风而逝的爱恋击中。他也许执着于这段感情,但最终无疾而终。此去经年,分开的原因早已不再重要。当他在城市里漂泊的时候,仍然能因为思念挚爱而感到温暖。

这是他在清冷的夜里,身边永远炽热的太阳。

而这首歌的第二段,歌声陷入回忆,随之响起的鼓声与键盘让歌曲的氛围没有步入媚俗的哀伤,反倒带有几分面对过去的轻松。在这份轻松之外,还有一份单纯的怀念。

不同于常见的情歌,这份怀念并表达没有浓郁的悲伤,而只是平静地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时过境迁,痛苦已经在记忆中消失了。今日想起,心里只剩几缕飘荡的悸然。

峥嵘对情感走向的处理,并不符合当时流行的演绎脉络。那时的年轻人更青睐直截了当的冲动,而不是带有转折,更加复杂的感情。就像他们期待的是酒入喉肠的辛辣痛快,而不是酒后微醺的醉意中,泛起的旧日留念。

副歌部分情到深处的演唱,峥嵘的呐喊近如嘶吼,沙哑背后的柔情浸透字里行间,如同黄昏时分洒在沙漠的斜阳,平添几分凄美,毫不掩饰地感慨了求而不得的无奈。不同于其他摇滚乐队,这首歌的间奏并不是华丽漂亮的吉他solo,而是新奇独特的萨克斯solo。

指南针乐队:血里有风,心里有火

萨克斯手苑丁大胆地在乐曲中间插入这段演奏,让《无法逃脱》展现了另一份布鲁斯风格的魅力。这种独具一格却又让听者拜服的编曲,多年后我才再次在万青的作品里找到。峥嵘的音色让听者流连忘返,苑丁的功力则让乐迷啧啧称奇。

不仅是在间奏部分,末尾部分萨克斯也“喧宾夺主”。苑丁的演奏与峥嵘的嘶吼两相呼应,就像在空中缠绵的音线,构成了足够余音绕梁的空间。他整整哼着吼了一分钟,没有任何歌词,却让人觉得此处无声胜有声,只想跟着他一起忘情歌唱。

每每听到这些令人惊艳的处理,我都会感慨指南针乐队未曾继续共同创作音乐的遗憾。多年后在采访中,峥嵘坦言当时乐队里大家的音乐理念实在是差距太大,南辕北辙,难以继续合作。但如果有机会,继续站在台上表演,他相信,指南针曾经的默契与热情还会重新燃烧。

这首歌的最后,在峥嵘痛快而自由的嘶吼中,情感堆叠到了最高峰,在音符的舞蹈中淋漓尽致地挥洒着。在激情与豪迈的声音中,峥嵘没有表达任何伤感与凄婉,就像彻底放下过去,昂首向前走。尽管自己未曾真正忘记过去的真心,但这份遗憾已经不再带来疼痛,而是变成生命中美好的回忆。

在这张专辑中,还有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那就是《爱着谁》。如果说《无法逃脱》糅合了峥嵘自我的情绪与经历,那么《爱着谁》就是他跳出主观束缚,真正自由地歌颂心中信仰的爱情。

指南针乐队中,吉他手周笛是除两任主唱外的灵魂人物。作为一名有个性又有才华的音乐人,他的吉他水平保证了艺术水准的下限,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精彩的可能性。比如这首歌的前奏,流淌在手鼓声中的旋律,数秒内就立刻抓住了听者的注意力。随后,几下似乎随意的扫弦忽隐忽现,轻巧地点缀着峥嵘低哑的歌声,体现了深厚的大师技艺。

如果没有间奏,这首歌只会是一首平平无奇的情歌。恰恰是间奏中周笛那华丽到眼花缭乱的吉他solo,让这首歌的浪漫气息突然爆发。四处飞舞的音符撩拨心弦,反复的横按、点弹,看似炫技的处理,却让这首歌的层次感变得饱满。几遍听完,心里留下的只是飘渺的痕迹,离享受还差得很远。

除此之外,副歌部分两把吉他的交相呼应,键盘在演奏中频繁的灵光一现,以及峥嵘自然随性的尾音处理,更是给这首歌打上了“指南针”的烙印。从此以后,任何翻唱,也只是翻唱,永远在原唱面前,相形见绌。

和《无法逃脱》一样,《爱着谁》的结尾处理,也渲染着峥嵘的个人风格。他用低沉却不哀伤的声音,遗憾地追溯着带有“欢笑和哭泣”的回忆。峥嵘的演唱就是如此,在抑扬顿挫中准确把握,用演唱方式和内心情感制造对立和冲突,在反差中,突出时过境迁的复杂心绪。

指南针的乐迷并不多,因为他们太老了,所处的时代又有太多优秀的竞争对手。人们说起指南针,最多也只会谈到《无法逃脱》和《爱着谁》这两首歌。在峥嵘带头创作的这张专辑里,整支乐队还一起创作了许多概念化的作品。虽然并不讨乐迷的喜欢,但这的确构成了指南针乐队的生命力。

《巫师》,这是一首讲述梦境的作品。从乐曲开始之前的喃喃细语到结尾处音乐的戛然而止,以及歌曲中段精彩的键盘solo,在那个时代,足以带给听众革命性的音乐体验。

《枯萎·生命》和《给和平一个机会》,这两首歌中对于反战的讨论,让人可以明确地了解这支乐队在生命层面上深入的思考。并且他们能熟练地让歌曲表达严肃的命题,却又可以摆脱枯燥的命运。

《再也没有想法》中,峥嵘流露的迷惘,则描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青年在精神上承受的灰色与无奈的沉重。

这几首歌是复杂而晦涩的,不是像《无法逃脱》和《爱着谁》那样容易被人接受。指南针具有创作流行化作品的能力,但除此之外,他们更希望让音乐成为自我生命的延伸,去保留在那个时间节点下,灵魂背负的思想果实。这几首歌就是他们孕育的思想果实,就是他们留给听者的“概念”。

创作歌曲不必如同小说一样把思想具象化、细节化,每首概念化的作品都应该是半成品。它们会像诗歌一样,在隐喻和抒情中描述主题内核,而剩下的繁茂与盛开,则是留给听者去再度补完的。每一个随着电流走进心里的音符,都是朴实纯粹的种子。

在《无法逃脱》专辑发布将近二十年后,指南针乐队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除了参加选秀节目,再度演唱经典之外,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峥嵘独自演唱《无法逃脱》的视频。

他一个人,一把吉他,有些苍老的面容和声带,仍然老辣的吉他技巧。失去了周笛和苑丁的陪伴,主歌部分的演唱略显单薄。但到了副歌与末尾部分,当嘶吼来临时,当他一如二十年前释放自我时,我能明显地感受到,这还是那个峥嵘,一点没变。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血里依然有风,命中注定漂泊;心里的火还在燃烧,唱出来的歌声真诚如旧。

大家正在看

有话直说

一首吗喽之歌,让几百万年轻人破防

有话直说

这首被下架的歌整活太狠,听完直呼中国朋克活了!

诗与远方

深海鲸鲨

他很懒什么也没有留下

文章数
29
阅读量
11w
最新文章
  • 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 第一时间获取猛料
  • 更友好的阅读体验

微信扫一扫 体验小程序

意见反馈